(健康时报记者 邱越)8月8日,江苏省南京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这也是自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南京首次“零新增”。
江苏省南京市核酸检测现场。李伟摄
南京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但在江苏省内,抗疫的战场迁移到了扬州。据江苏省卫健委通报,8月8日,江苏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8例,均为扬州市报告。据《扬州日报》消息,8月7日,江苏省省长吴政隆在扬州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扬州疫情正处于集中暴发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复杂。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罗力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轮本土疫情目前正处于控制之中,预计月底能得到解决,“这也再次证明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是做的很好的。”
核酸检测是有效且成本最低的防控措施
8月9日上午,扬州启动主城区第五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同时,扬州主城区以外的江都区参照主城区同步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确保一人不漏、应检尽检,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针对近日扬州市一社区医院工作人员在核酸检测点被感染的情况,罗力指出,相较于当前巨大的防疫成本,核酸检测是有效且成本最低的防控措施。偶然出现的核酸检测点被感染的问题是偶发现象,并不影响大局,应当由具体操作部门去核实原因,并解决问题。
建议建设检疫防火墙,对口岸工作人员实施封闭式管理
罗力表示,最近的本土疫情都是由境外输入引起,可以考虑对面向国际的机场、口岸中的工作人员实施封闭生活和工作管理,这需要完善的封闭式社区建设,进出封闭社区需执行国际检疫规定,如隔离14天等。此外,我国还可以自行建设国际检疫防火墙,不仅检疫国际旅客,也要检疫海关工作人员。
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6994359657846276641
最近,由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所引发的疫情在国内多地持续散发,德尔塔变异株作为目前主要传播毒株,快速引发了南京、张家界、郑州等多地疫情。面对又一次卷土重来的疫情,许多人都感到非常害怕,对德尔塔存在很多的困惑和担忧。为了回应大众关切,人民网科普中国特邀上海曙光医院大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和抗感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熊旭东为大家答疑解惑。
1.德尔塔毒株是新冠病毒的2.0版本吗?有何特点?
德尔塔毒株是否是新冠病毒的2.0版本,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从病毒进化和生态学角度来讲,德尔塔毒株是基因的选择性进化,还不属于新冠病毒的2.0版本。从病毒的特点来讲,德尔塔毒株具有传播力加强、病毒载量增高、潜伏期缩短、传代次数增加等特点,我们应该加强防控,因此可以认为它是新冠病毒的2.0版本。
2.德尔塔毒株的传播方式是什么?
与之前的病毒相比,德尔塔毒株的传播方式没有发生改变,仍然以呼吸道的飞沫传播、污染物的接触传播和空气气溶胶传播为主。
3.感染德尔塔毒株后有何症状?
从目前临床得到的信息来看,感染德尔塔毒株之后的症状与变异前病毒的临床症状没有显著差别,轻症患者仍然以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为主,重症患者仍是低氧、呼吸困难等。
4.新冠病毒检测试剂是否对德尔塔毒株仍然有效呢?
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完全可以检测出变异后的病毒,德尔塔毒株虽然发生了变异,但它仍然保留了新冠病毒的基本特性,因此现在的核酸检测完全可以检测出有德尔塔毒株变异的新冠病毒。
5.接种疫苗仍会感染,疫苗还有效吗?
从目前得到的国内外数据来看,疫苗对于预防轻症、阻断重症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能减少感染的风险,提高群体免疫,因此,接种疫苗是必要的。
6.老年人和青少年应该接种疫苗吗?
老年人通常具有一些基础性疾病,一旦感染病毒,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会远高于成年人。除此之外,青少年也是病毒的易感人群,因此,老年人和青少年应该接种疫苗。
7.未来该怎么做?打加强针还是二代疫苗?
二代疫苗的研究过程相对复杂漫长,且不确定因素很多,相比之下,加强针的研究会更加容易、快速。因此,补打加强针是更可行的办法。目前,关于哪些人群需要打加强针、何时打加强针等问题正在研究中。
8.生活中该怎么防护?
首先要保护易感人群,普遍接种疫苗。在个人防护方面,要注意戴好口罩、勤洗手、减少聚集性的活动,非必要不外出、出现发热、咳嗽等要及时就诊。
9.我们还需要戴多久口罩?
此次病毒是否会大规模传播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只有做好各种防控措施,才能减少病毒的广泛传播。从自身来讲,我们仍需戴好口罩,病毒不除,口罩不摘。
受访专家:上海曙光医院大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和抗感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熊旭东。
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6994322540273385995
网站首页
- 河南要闻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