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舆情焦点 >

本地暂无负面舆情发生时如何做风险预估?丨舆情72变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作者:admin 时间:2021-11-08
导读:

问:对于基层单位而言,等到舆情危机爆发后再做处置应对往往会加大处置难度,且对涉事单位的形象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基层单位应如何对未知的、暂未发生的、潜在的舆情苗头作风险研判?

答:对于基层单位来说,及时发现舆情苗头,并准确做好舆情风险的分级研判,配合正确的线下舆情处置,有助于将舆情事件风险降到最低,避免事件对基层职能部门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因此,首先应对未知的、暂未发生的、潜在的舆情苗头作风险研判。当暂无负面舆情在本地发生时,基层单位应放眼全国,关注全国范围内近期发生的负面事件。

一是关注近期全国范围内发生的负面舆情事件的话题,判断负面事件相关话题是否与本地间接关联。全国性的负面舆情发生后,若本地也存在类似情况,极易发生“搭车效应”,被媒体关联报道以致引发大范围关注。例如他地发生居民楼燃气爆炸事故时,需考虑本地居民燃气使用情况,近期是否发生过燃气爆炸事故、居民燃气使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若本地存在类似事件或潜在安全风险,则可判断为具有潜在的舆情风险。

二是在特殊时间节点,研判本地负面舆情风险。周年、纪念日、节假日等特殊时间节点的舆情风险不可忽视,若在该类特殊时间节点上发生舆情事件,舆情风险将明显增加。例如,通常情况下,新学期开学期间,舆论对学校管理、校园食品安全的关注度相对较高,若出现与教育相关的负面事件,则判断为潜在的舆情风险,需及时妥善处理,避免线下舆情蔓延至线上;又如在劳动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来临前,基层尤其需重视本地旅游领域相关舆情,景区、酒店、民宿、餐饮卫生条件和价格是否合规,若有网民在微博、抖音等平台抱怨本地景区、民宿、餐饮等问题,则可判断为潜在的舆情风险,需及时介入处理,防患于未然。

(本期:岳亚玲)


责任编辑:旭峰
舆情焦点

网站首页 - 河南要闻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2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