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舆情焦点 >

攻击冬奥人员966个账号被禁言,《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实施|一周新媒体观察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作者:admin 时间:2022-02-21
导读:

发布《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

新华社消息,2月15日,国家交通部、公信部、公安部、网信办等8部门联合修订发布《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增加了事前联合监管要求;二是完善了全链条联合监管事项;三是细化了全链条联合监管流程。《通知》提出,要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企业、从业人员、乘客及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机制,加强网约车行业联合监管应急响应和处置,探索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监管方式,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升监管效能。

攻击冬奥人员966个账号被禁言,《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实施|一周新媒体观察

(图片来源:新华社)

点 评

近年来,网约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网约车监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次《通知》涉及范围广,涉及人员类型多,同时对监管流程进一步细化,注重各部门和平台的信息互通和合作,使监管流程更加详细、严密。同时各相关部门通过互联网联系更加紧密,加强了协同治理,有效提高监管效率,不容有漏网之鱼。《通知》的修订不仅表明了政府对网约车行业的监管决心,更体现出了各部门联合监管、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监管的重要性,为网约车监管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05 “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新华社消息,2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同意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攻击冬奥人员966个账号被禁言,《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实施|一周新媒体观察

(图片来源:新华社)

点 评

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信息传播的四大枢纽地区,分别在市场、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此次国家有关部门同意在四个枢纽处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能够优化东西部数据供给结构,推动算力资源和温冷业务有序向西转移,促进解决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问题,提升整体算力。“东数西算”工程,让数据“多跑路”,让东西部优势互补,用数字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06 工信部拟规定:基本功能软件外的预置App均可卸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2月16日消息,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的通告》(简称《通告》)的意见。《通告》提出,生产企业应确保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预置应用软件均可卸载,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载方式供用户选择。《通告》对移动智能终端预置应用软件做出定义和范围界定,要求生产企业保证预置应用软件安全合规,明示所提供预置应用软件的相关信息,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载方式供用户选择。对违规行为,工信部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攻击冬奥人员966个账号被禁言,《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实施|一周新媒体观察

(图片来源:新华社)

点 评

如今,手机成为大多数人的随身信息处理设备,手机内存的大小也成为消费者选购手机时重要的指标之一。不少人抱怨手机预设软件种类个数多、使用次数少、占据空间大,还无法自行卸载,大大降低了手机的使用体验。此次工信部拟定的《通知》体现了用户至上原则,将预置APP与消费者“解绑”,应用的保留权和卸载权回到了用户手中,用户将能够按照个人意愿选择软件去留。《通知》还明确了生产企业的行为准则,此举既能够依法维护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还能够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供给水平,有利于构建更加安全、更有活力的产业生态,促进移动互联网繁荣发展。

规范整治

07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十四款违法移动应用

新华社2月16日消息,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4款移动应用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违反《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钉题库》《腾讯连连》等应用受到通报批评。在这14款隐私不合规的应用中,共涉及五类问题:APP首次登陆时未弹窗提醒用户阅读隐私政策、未向用户明示全部隐私权限、在征得用户同意前就开始收集个人信息、未提供有效的更删个人信息及销号功能、未建立并公布个人信息安全投诉渠道。针对上述情况,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提醒广大手机用户谨慎下载使用受通报的应用,并主动防毒,第一时间监控未知病毒的入侵活动。

攻击冬奥人员966个账号被禁言,《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实施|一周新媒体观察

(图片来源:新华社)

点 评

随着智能产品无孔不入地进入我们的生活,用户隐私安全问题成为悬在公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现实生活中,许多App普遍存在越界索权现象。比如,视频软件要求读取运动数据、资讯类App却要求开启相机和麦克风录音权限等。此次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曝光14款隐私不合规APP,给违法运营商敲响了一记警钟:App运营商一方面掌握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另一方面也应有相应的能力保护好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免受泄露,这既是App运营商的社会责任,也是其应尽的法律义务。

08 微信支付宝回应称“个人二维码收款要补税”为谣言

《光明日报》2月16日消息,微信和支付宝回应称“微信、支付宝的个人收款码不得用于经营性收款。不仅如此,近4年的数据将被追查,一旦数额较大需按4.5%补税,还要缴纳滞纳金和罚款。”的说法为谣言。此说法源自对3月1日将正式施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的误读。《通知》规定,对于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的个人,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为其提供特约商户收款条码,并参照执行特约商户有关管理规定,不得通过个人收款条码为其提供经营活动相关收款服务。而商户收款码经营收款则不受影响。

攻击冬奥人员966个账号被禁言,《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实施|一周新媒体观察

(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点 评

近年来,个人收款条码得到广泛运用,但其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容易导致个人生活消费与商户消费混淆、交易信息失真,甚至被不法分子瞄准“个人行为”的空档,用于转移赌资、赃款等,以此逃过法律监管。《通知》的出台完善了个人收款码相关的管理规范,理清了“资金链”追溯机制。

微信支付宝此番澄清,一方面解释了《通知》内涵,强调了个人收款码和商户收款码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途,向用户说明新规定并非“一刀切”禁止收款码用于经营收款;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难以界定,才导致人们对个人收款码和商户收款码混淆不清,支付服务机构应该要更全面、充分评估客户正常支付需求,制定配套服务解决方案,确保服务成本不升、服务质量不降。

作者:董遥 李曼宁


责任编辑:旭峰
舆情焦点

网站首页 - 河南要闻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