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舆情焦点 >

“吴啊萍背后还有张井上”?借事造谣也得严查狠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admin 时间:2022-07-27
导读: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关末

经相关部门调查,备受关注的“南京玄奘寺供奉日军战犯”事件真相大白,目前,当事人吴啊萍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值得注意的是,在舆论发酵过程中,各种谣言也趁机出笼。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两张图片,都显示吴啊萍与一个名叫“张井上”的人关系密切。因“张井上”听上去颇像日本人,导致网上出现了很多耸人听闻的猜测。虽说眼下已经证实,上述图片经过PS,地点、人名也都是“嫁接”的,但相关讨论久久未平息,更有人以谣言为据反过来质疑官方通报。

纵观网络空间,无论是突发自然灾害,还是社会治安事件,每有热点发生,常有谣言四起。其背后推手,要么是想蹭热度博眼球,吃一口“流量饭”,要么是“唯恐天下不乱”,故意捏造事实扰乱人心。移花接木,企图从“蛛丝马迹”里歪曲拼凑出个“大阴谋”;添油加醋,让不明真相的人产生看似合理的联想……总之,怎么拱火怎么说,怎么离奇怎么编,一时间舆论场上乌烟瘴气、戾气丛生。

谣棍何以屡屡得手?为何有人次次上当?不难发现,这些虚假信息多以“讲道理”的方式建构,隐去部分事实,加之有意的价值引导与技术手段,往往看起来“有鼻子有眼”。特别是很多热点事件的调查需要一定时间,这一信息空档期,极易被别有用心之人恶意利用,通过煽动公众朴素的正义感来达到自己引流吸睛的目的。从谣言惊动各方,到相关方面专门辟谣,网络空间的点滴动向,都会转化为现实成本,白白浪费大量社会资源。这样的事情多了,莫名的猜疑多了,对整个社会的信任感都是极大消耗。

谣言有“毒”,造谣违法。目前,我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都对相关行为有着明确而具体的规定。相关方面尤须依法行事,不仅要及时全面辟谣,更要对造谣者公开曝光、严肃追责。此外,眼下某些“大V”、营销号常常在信息尚未落实前,便打着“求证”的名义、披上“正义”的外衣大肆渲染传播,引得一片“群情激愤”。发现“翻车”后,又悄无声息重编、删除,当作无事发生。对这种谣言扩散的关键点,也得拿出有效办法管一管、治一治。

“流言止于智者。”公共舆论生态同样是社会大环境的一部分。面对漫天飞舞的“截图为证”“听某某说”,多些求证意识,少些随手转发;多些思考分辨,少些先入为主,避免自己成为谣言的放大器,这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面对公共事件应有的媒介素养。


责任编辑:旭峰
舆情焦点

网站首页 - 河南要闻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