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上观新闻报道:两年前,王先生3岁的儿子被确诊为自闭症。此后,这个家庭便踏上了一段充满荆棘的治疗旅程。面对这种对儿童影响极大的疾病,王先生先是带孩子到康复机构康复治疗了一年半,眼见没有明显效果,又信了短视频平台上的中药治疗自闭症宣传,远赴外地花费15万元买药,喝了一年,依旧没有好转。
今年上半年,有人向王先生的妻子称,有一种治疗方式有效果。在此人介绍下,王先生被拉入了一个群聊。近500人的大群里,常有人分享自闭症“治疗成功”的案例。在群成员发布的视频中,一个个患儿经过一家机构的治疗,又唱歌又跳舞,还特别听大人话,让王先生一家看了特别心动。于是,王先生几乎掏空积蓄,在这家名为“洽圩”、号称可以用“经络调理”治疗自闭症的机构花费了50余万元。遗憾的是,孩子完成8次“调理服务”后,并未有特别的效果。这时,王先生才察觉自己可能被忽悠了。
洽圩公司门口,“压力波三字经”称可治百病。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记者介入事件后,很快查清了这家机构的背景和套路。上海洽圩健康医学研究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根本没有行医、治疗的相关资质。当时与王先生一起签协议的还有其他5个家庭,就在他们签约不久后,那个每天可以看到各种成功案例的微信群聊被解散了。对于“洽圩”提出的所谓“压力波”“经络调理”疗法,上观新闻采访的中西医专家均表示没有依据、不会有疗效。简单来说,王先生和其他5个家庭遇到的,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事后回顾整场事件,要识破“洽圩”的骗局,有许多蛛丝马迹可循。但是,这种骗局最刁钻、最恶毒的地方,就在于他们针对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心理状态极其特殊的患儿家属。作为新闻读者,我们可以冷静、理性地审视“洽圩”的一言一行,但渴求“救命稻草”的患儿家属往往很难保持这种冷静。设身处地,将旁人放在王先生的处境里,在求医两年多未获理想结果之际,面对无良商家用500人大群编织出的“信息茧房”,恐怕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不会被那些“成功案例”忽悠动心。
一切诈骗钱财的骗术,针对的都是人性的弱点。身患重病者及其家属,正是一个容易被人抓住弱点的群体。尤其是像自闭症这种难以彻底治愈的疾病,正规治疗多年不见好转是很正常的事,更容易让人“病急乱投医”。但是,患儿家长很难接受如此残酷的现实,他们迫切地需要一份希望。哪怕这份希望是虚假的,也像黑暗中的一束光,吸引着他们靠近。这时,骗子只要装成受骗者的“知心人”,就很容易趁虚而入,打着悬壶济世的旗号,掏空对方的钱包。
除了自闭症之外,其他难治疾病的患者及家属,也容易成为同类骗局的“猎物”。这次被曝光的“洽圩”,不仅号称能治自闭症,还号称能治癌症、帕金森。为了把骗术包装得更像样,骗子会借用中医或高科技概念,编出各种玄乎的理论,但其本质都是利用被骗者内心的恐惧、绝望与焦虑心理,令人不齿。
对于此类专门盯着病人、“挥刀向更弱者”的黑心骗术,有关部门还需加大打击力度,严格禁止无资质的组织或个人非法行医。对于那些已经借此聚敛到钱财的人,有关部门则应依法处罚,让他们加倍偿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与此同时,自己患病,或是身边有患者的人,也一定要牢记:不论病魔的威胁多么严峻,自己心中有多少恐惧,都不要转投“江湖郎中”的怀抱。正规、科学的医疗手段不是万能的,也无法“包治百病”,但它不会公然撒谎,更不会借机坑钱,在病人和家属的伤口上撒盐。要在逆境中保持健康心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有经过科学方法验证的医学,才是病人和家属唯一真实的希望。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网站首页
- 河南要闻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