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科教文卫 >

卫河古镇-元村水旱码头昔日的繁华

来源:河南智库舆情网 作者:赵文泽 时间:2021-12-14
导读:

作者:  赵文泽

南乐县元村是全县最大的行政村,现有人口12000余人;元村也是卫河(隋唐大运河)沿岸的水陆商阜重地,自古就有“五府仓廪”“三省粮囤”“水旱码头”之称。

昔日元村古镇究竟繁华几何有关史料记载卫河连接黄河与海河,系历代南北航运大动脉。解放后至20世纪50年代末,为卫河航运的黄金时期,卫河水量充沛,百吨以上的大船和机动船可以畅行无阻。俗话说:靠山吃山,傍水吃水。大运河在元村穿境而过,这一得天独厚的水运之便,为古镇人带来了无尽的福祉,同时也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故事。

水旱码头兴古镇

村镇地处两省(河南、河北)三县(南乐、清丰、魏县)交界,中原文化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交流之地。元村形成于北魏,原为卑族拓跋氏居住之处,孝文帝改拓跋氏汉姓元氏,故名元村。在这里,隋唐大运河(也称卫河、御河拐了一个大弯儿,宛如一条飞腾在大地的青龙此地自古就“商贸云集、物阜似山”“商旅往返、船乘不绝”,遂有“大运河文化古镇”之美称。一句“元村御河一拐弯,能顶南乐半个天”,道出了古镇当年繁华。在这里,几乎村村都有着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其中代有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大学士、“九经库”谷那律清代廉吏冯中存以耿直敢谏、“政尚宽和”在温江备受拥戴;现代有红色校长、著名教育家王振华,原浙江省委第一书记、钢铁将军铁瑛以及原陕西省军区司令员、绿林将军郭宝珊等。其它如傅家大院、古码头、古渡口、古商铺遗址及古碑刻等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往日的煌。

据老船工赵贵及元村船厂职工李景儒等老人回忆,鼎盛时期,全长300余米的元村水早码头及杨树湾(什固湾)码头,曾经船只繁忙卫河岸边商店、酒店、货站、作坊林立,商贾云集。旱路独轮木车的吱吱声铁瓦车车把式的吆喝声,酒店、茶馆店小二的揽客码头上船工的号子声此起彼伏;成群结队的搬运工肩挑背扛,挥汗如雨,光着膀子,喊着响亮的号子,汇成一片乘船的、送客的、接亲人的,穿梭在人群中卖香烟的小贩,等着拉脚的人力车夫,摩肩接踵;依依惜别时的道别声久别重逢的问候声、船工车夫的吆喝声、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你唱我和

傍晚,天津、新乡来往的帆船和元村本地航运公司的大漕船,停在码头河边,帆篷落下,桅杆林立拉了一天河套子的船工,把船篷合拢,将自家和朋友家的船只拴在一起,船船相,密密麻麻,组成了一片河中水上村落。在明月繁星照耀之下,千船灯火彻夜明亮辉映,照亮着船身,照亮着桅杆。星月河水,静影沉壁,微风顺河吹来,河水细浪扑打着船头,远方吹笛子的歌曲声荡漾回响在河畔。这梦幻般的美景,让老一辈元村人难以忘怀。

清晨,船上妇女用河水洗菜,准备早饭,船头的炊烟袅袅升起,撩拨着东方的晨曦,相伴着初升的阳光,涂抹出一幅蓝天清河初醒的画卷。河面上,柔炊烟飘移在淡淡水雾中,河中帆船在炊烟中时隐时现,水鸟展翅飞串云烟,泼墨出一幅朦胧的帆船渔火图

老码头鼎盛时候,岸边有多处元村当地贤良能人的店铺货。岁月更送,斗转星移,村中老人谈起旧时光景,老码头的喧闹与繁华便鲜活地出现在眼前。

旧社会卫河航运的兴衰史

史料记载,历史上卫河(包括白沟、永济渠)本不流经南乐,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清当局从内黄改卫河大河故(周朝时黄河故道),之后自清丰潮汪而入南乐县境。自此元村商业迅速发展,并在此后100多年间,成为豫北漕运商贸重地。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卫河浅,难以漕运”,清朝官府强迫封闭所有民渠民闸,以保漕运。清咸丰(公元1861),卫河淤塞,水运不通。清光绪三十(公元1905),平汉铁路建成,卫河航运日趋萧条。民国五年(1916),政府疏浚卫河,督修引丹,疏通山泉入卫,稽查民间截流盗水之弊,促使航运再次兴旺起来。1937年,日寇侵华,船民迫于安全,多改他业。解放前夕,元村仅存民船数只。

“苛捐杂税加官僚,黑白两道强抢夺,天灾人祸断不了”,这是悬在旧社会航运人头上的“三把刀”。可以说,旧时卫河航运史就是船工的一部辛酸史和与命运的抗争史。

老船工王树清一家在旧社会的遭遇就是千万个船上人家苦难生活的缩影。王树清的父亲是旧社会扛包的码头工人,每天天不亮,就开始搬运袋袋粮食、一袋袋食盐。“粮食包比食盐包好食盐包越扛越实,越扛越沉。现年85岁的王树清说,在儿时的记忆中,父亲终日在码头上奔波,天所挣微薄的工钱,根本填不饱全家人的肚子一年到头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为贴补家用,王树清从十二三岁就上船当了学徒,往返于天津与新乡之间。为了学驾船的本,他曾师父当帮手、干杂活,夜晚则挤睡在狭小的船头,听着河水拍打着船身的声音入眠,天不亮就起床。

在王树清的记忆中,每次出船短则半个月,长则数月,船上的生活枯燥无味,船工们必须忍耐长时间的单调与寂寞。不仅如此,他们还要经受生与死的考验,因为滩多水急的水路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将他们置于死地。从新乡到天津这一段水路,就有几十个叫得出名字的滩头,船每过一个滩,都得靠船工拼死地拉纤,船工号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号子在给船工们带来欢愉的同时,也陪伴、激励着他们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都说世上苦有三种:撑船、拉脚、装卸工。长年在卫河上当船工,三面朝水,一面朝天,夏天的阳光能把人晒掉几层皮,冬天的寒风又直往骨头缝里钻,越是恶劣的天气,越要守在船上,以确保货物不受损失。每年进入隆冬季节,下游河道冻结,航船集中到上游修整。

元村古镇繁荣昌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卫河航运,组织、扶持船民从事水上运输。19495月,华北内河航运管理局在天津成立,于河北衡水设航运公司管理卫河运输,于天津、德州、临清、新乡设立办事处。1950年年初,新乡办事处改为平原省国营卫河航运公司4月,改为新乡卫河办事处。1951年,改为平原省交通厅卫河航运公司。19526月,改为内河航运管理局新乡办事处。

1956年,公私合营,新乡航运公司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新乡航运办事处改为河南省卫河航运管理处,下设九站:一是新乡,二是汲县,三是道口,四是浚县,五是屯子码头,六是丰庄,七是苏堤,八是濮阳,九是元村。

19584月,河南省卫河航运管理处被撤销,改为“河南省交通厅卫河航运管理处”。同年,开启了元村到新乡的客运班轮。客运的发展,方便了沿岸人民的出行。人们乘坐客轮到新乡等地探亲访友,船票价格仅有火车、汽车票价的半,而且能欣赏卫河沿岸风光,故乘船者络绎不绝,成为卫河道亮丽风景。

20世纪50代末是卫河航运的顶峰期,创造了卫河航运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据老船工李成超回忆,当时卫河航运是全河南最大的企业,能有上万人。其中元村船厂就在卫河岸边,他们加班加点修船造船,一天干上10个小时也不觉辛苦。船造好,顺水就推进河里。公私合营时,元村船厂划归南乐县交通局管辖。

新中国给卫河航运带来了繁荣昌盛,也给古镇百姓带来了“捞”钱机会。航运开始就有了养船户,加入了长途和短途的水上运输,称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据老船工回忆说,元村在航运最兴盛时养船户有数十家,船工二三百人。漕运催生了一批巨富,比如,清光绪年间,在元村拥有自己的码头,经营粮食、油庄、钱庄等生意,成为一代儒商的近德固跳堂村人吉同朝,便是靠漕运起家的德丰裕商行也是如此。

其他众多元村人也都随之不同程度地发展壮大起来。养不起漕船的养帮摇“帮摇”是一种商船的名称,专门用来搞运输或做生意搞不起漕运的便就近搞运输或做生意。商业运输的发达,带动起其他形式的就业,诸如为船户打工的船工、纤夫,在码头上当搬运工等等。水码头带动了旱码头旱路运输的养车户也多了起来,卖苦力的装卸工、脚力更多,都有了饭碗。

各行业的发达造就了元村的空前繁荣。揭开历史的面纱,我们可以想象鼎盛时期大运河岸边水运码头元村的景象大运河千帆竞进,码头上樯桅如林南货北货集散有序,装船卸船一片繁忙。古镇上,酒肆、客、茶馆、说书场、杂货店及各类服务业都应运而生,元村因而逐渐成为北方名镇,不仅人口越聚越多,大院豪宅也越来越多,赢得了南小扬州”的美称,吸引了众多下野隐退官宦来此定居。

航运开通以,大运河昼夜不停地向前流淌,也昼夜不停地为古镇带来好运,使元村逐渐兴旺发达。可以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元村。虽然大运河航运在经历了历史上最辉煌的阶段后,终因水源枯竭而于上世纪70年代末停航,但大运河留给元村的宝贵财富将永远不会被磨灭。


    

责任编辑:张文彬
科教文卫

网站首页 - 河南要闻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