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科教文卫 >

缅怀国宝级豫剧大师马金凤|张文欣:《我写马金凤》

来源:文艺洛阳 作者:洛阳 时间:2022-06-17
导读: “永远的穆桂英,永远的马金凤,永远的‘洛阳牡丹’。她是洛阳的,也是河南的,更是中国的。这位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她的艺术人生和她创造的舞台传奇,将永远载入洛阳、河南、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史册。”


马金凤先生逝世,是河南乃至中国戏曲界、文艺界的重大损失,尽管她已是高寿百岁,但大家依然感到沉痛和悲伤。这些天来,我常常回忆起20多年来和她老人家的交往,特别是采访和写作这位大艺术家的往事。


二十一世纪初,河南省文联的许桂声联系到我,说省文联拟出老艺术家丛书,邀我写马金凤老师。我当时在洛阳市文联、作协和杂志社都兼有职务,工作太忙,况且书稿要得很急,时间紧张,在短时间内我无法完成采访和写作任务,因此只好如实说明,辞谢了这次邀约。


其实,写马金凤这样全国知名的大艺术家,是洛阳文学写作者的责任,也是我很早就有的心愿,以此为契机,我就开始了对马金凤的长期跟踪采访。


微信图片_20220617185116.jpg

马金凤的平易谦虚、朴素家常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没有那种所谓名人的派头,言谈举止普通如邻家大妈。从年龄上说我在她面前是个晚辈,因此让她直呼我的名字就行,但她不肯,非要称呼我为“张主席”,这个称谓她后来一直没有改变。


我的采访多安排在节假日、星期天或我的工作间隙,马老师虽然很忙,但大多都支持配合。她生活的简朴,特别是她家中的简陋寒碜,更让我出乎意料甚至是震惊。这在我后来的写作中都有过描述。但是我的采访还是遇到了障碍,因为她多年来一直是单身,我就问及她的婚姻和家庭的问题,但她对这些话题总是不愿意多谈。她的顾虑是,这些事说出来“丢人”,怕被人笑话。我说,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艺术家,谁的人生经历没有酸甜苦辣?这实际上正是你们人生的另一种财富。另外,像您这样的公众人物,如果没有自己的权威信息发布,反倒更容易让有些人乱说、胡说,这样更不利于自己的形象。


马老师最终接受了我的建议,开始讲述她辛酸的往事,还有她舞台辉煌另一面的孤独与凄苦,几度落泪唏嘘。我在后来的写作中描写了她这些人生经历,并首次正面披露了她的婚姻悲剧和与丈夫崔炎寿的爱情往事。更重要的,我努力探寻她的精神世界,写了她对豫剧艺术的痴迷热爱及为艺术而献身的牺牲精神。我的纪实文学《新世纪的马金凤》在《牡丹》上发表后,得到了马老师的认可和肯定,她说,你写到我心里去了,并表示,以后要有写我的任务,就找你。


微信图片_20220617185124.jpg

2003年11月,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高占祥主席指定我为河南的召集人,我推荐马金凤老师参加,并共同赴北京参会。高占祥曾担任过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对马金凤的舞台艺术成就和在戏曲界的影响非常了解,他热情推荐马金凤担任荣誉委员。担任这个荣誉职务的都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艺术界人士。当时马金凤已年过八旬,但仍然精神矍铄,步履轻快,思维敏捷,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大会上,安排有她的发言,我也提前给她准备了发言稿,但她在发言时后来就脱开了稿子,侃侃而谈,最后又临时加上了一段清唱,博得全场一片热烈掌声。会议结束,几家电视和报纸媒体又不失时机对她进行了现场采访,还给她献上一大束鲜花。马金凤在会议期间,既保持平易谦虚的本色,又从容大方,不卑不亢,真的是一种大家风范。


另外,在整个行程中,在车厢里,在车站,在下榻的宾馆,她经常被戏迷们惊喜地认出来,纷纷热情地向她问候致意,这也使我真切感受到她作为一个人民艺术家在群众中的巨大影响力和魅力。


2006年,有媒体拟组织拍摄马金凤老师的电视剧,马老师又推荐我作为编剧,为此我曾多次赴郑州开会沟通,后来确定由我和剧作家齐飞共同编剧。马老师也参加过协调会,当时她住在郑州女儿家里,我去过多次,在那里还初步列出了拟采访的戏曲界人士的名单。但是这个很有意义的文化工程,后来由于投资方出现变故而搁置起来。


在那几年,我和马老师的交往较多。她的一些活动常邀请我参加。当时她的住房在行署路,离我家很近,我还邀请她到我家里吃过饭,尽管我刻意准备了几个菜,但她还是坚持她的习惯:喝面汤。


2007年年底,我赴北京参加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成立15周年的主题活动,会上对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颁发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特殊贡献奖”,马金凤老师名列首位。但这时她因为患病正在北京住院治疗,我到医院看望她,并送上了获奖证书。


马老师这次的病很严重,做了大手术,还昏迷多天,但最后竟出现奇迹,她不仅又顽强地站起来,而且又重新站在了她心爱的舞台上。


2010年,我的纪实文学《马金凤的戏剧人生》在《中国作家·纪实》第9期发表,其中既写了她的过去,也写了她的当下。2011年,我编著的《洛阳当代著名文艺家素描》一书出版,其中有我写马金凤的两篇纪实文学,内容里除了对她在豫剧唱腔和表演艺术上的造诣和成就的描写,还特别对她作为“舞台艺术的常青树”这一独特现象作了较多的描写和评述,我认为:“马金凤的舞台奇迹在当今中国戏曲界独一无二,在世界戏剧史上也很难找出可以类比的例子,她登上的是一座将会永远彪炳史册的风光无限的高峰。”


2019年第37届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举办马金凤艺术周活动,马金凤老师回到洛阳,并以98岁的高龄又参加了一系列活动。在此期间,我又多次采访了马老师和她的儿子马建新。《洛阳晚报》从4月开始连载我写马金凤老师的纪实文学。在原稿的基础上,我又写了许多新的当下的内容,这篇题为《舞台传奇九十年》的文章,在《洛阳晚报》上连载了两个多月,一直到7月上旬才结束。我在文章的结尾写道:“永远的穆桂英,永远的马金凤,永远的‘洛阳牡丹’。她是洛阳的,也是河南的,更是中国的。这位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她的艺术人生和她创造的舞台传奇,将永远载入洛阳、河南、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史册。”


这是我的心声,也是马金凤老师的弟子、学生和广大戏迷观众的心声,马金凤老师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微信图片_20220617185132.jpg

作者简介:


张文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曾任洛阳市文联主席、洛阳市作家协会主席、《牡丹》文学杂志主编等职。

在四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先后发表出版散文、报告文学、小说等作品200多万字。其中创作的以中科院院士陈俊武为主人公的报告文学《灿烂人生》,曾荣获《莽原》文学大奖和《莽原》风采杯优秀作品奖。


责任编辑:郭跃铮
科教文卫

网站首页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河南要闻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