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科教文卫 >

许昌市建安区:加强文化建设 丰富群众生活

来源:河南智库舆情网 作者:admin 时间:2022-08-25
导读:

  本网讯(郑超伟 李宇   杨广文)建成区级文化合作社1个、乡级文化合作社13个、村级文化合作社36个,面积4500平方米、藏书10万多册的建安区图书馆免费向读者开放……近年来,许昌市建安区坚持以打造文化高地、建设文化强区为目标,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统揽,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惠民实打实。

  

  丰富城乡文化交流。建安区一手推动城市文化下乡,采取“送戏下乡”“送文艺下乡”等形式,将优秀文艺节目送到群众身边;一手推动乡村文艺进城,通过“北海大舞台”“广场舞大赛”等,让民间传统文艺走进城市。2021年以来,建安区举办了“群星耀中原,舞动新时代”广场舞大赛、“群星耀中原,唱响新时代 ”书画摄影展、红色历史展览等活动。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建安区号召全区文艺工作者积极创作抗疫作品,举办线上文化活动,加强抗疫宣传,丰富了居民居家抗疫精神文化生活。

  

  培育民间文化队伍。建安区通过开展“寻找村宝”活动积极挖掘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扶持文艺骨干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组建村级文艺队伍1095支,以精彩的表演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同时,加快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训和激励机制,大力培养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构建了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增强了基层文化队伍的稳定性。

  

  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建安区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组织文艺工作者围绕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等主题,创作了《老爸生日》《杨水才的梦》《一片丹心焦裕禄》等一批接地气的文艺作品,其中,《同心抗疫必胜利》视频在河南日报客户端报道播出,大型现代豫剧《杨水才》获得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大奖”并得到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安区不断加大本土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力度,目前,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线索2630个,调查项目1260个,公布“非遗”名录102项,其中档发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等5项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道具制作技术、蚕丝绒球制作技术等15项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民间传说等82项被评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布非遗传习所4个。非遗产品霍庄社火道具、蚕丝绒球、拂尘等远销国内外。艾庄铜器舞技艺成为许昌舰官兵外出交流的保留节目,通过借船出海,建安文化走出了河南,走向了世界,成为建安区新的文化名片。

  

  创办乡村文化合作社。建安区成立文化合作社建设工作专班,印发《建安区文化合作社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召开专班会议,听取文化合作社建设工作汇报,集体研判解决存在的问题,工作专班领导带头深入基层督促指导工作,全区文化合作社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建安区成立“风华建安”文化合作社、13个乡级文化合作社、36个村级文化合作社,正在组织文化活动、开展合作交流、助力乡村振兴。

  

  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建安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利用现有旅游资源优势,高质量规划了东、西、南、北4条乡村游精品线:以三国文化为主的东部旅游线路;以红色文化为主的西部旅游线路;以孝善养生文化为主的南部旅游线路;以北海风景文化为主的北部旅游线路,举办了建安区旅游开发年推介会,组织了非遗产品、特色农产品展销和精品旅游景点展示。同时,建安区以特色村为支点,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灵井镇霍庄村以获评“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为契机,正在打造社火、戏具文旅小镇;五女店镇大王寨村以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为契机,正在打造乡村民俗游。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抓好文化合作社创办、文艺作品创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更高水平的文化服务,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区群众。”建安区委书记马浩如是说。


责任编辑:旭峰
科教文卫

网站首页 - 河南要闻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