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西湖,我被杨万里诗里的西湖和眼前的景色迷醉。徜徉其间,仿若置身画中。
浓密的垂柳倒挂水边,当柳梢轻轻拂过水面,浅浅的涟漪便在湖面颇有韵致地荡漾开来。荷,有的已经盛开,有的含苞待放,细高的茎秆伸出碧绿的水面,像亭亭玉立的少女。
西湖是杭州的一泓碧影,千百年来,倒映成文人墨客心中颇负盛名的精神栖息地。北宋时期,杭州钱塘人林逋对西湖情有独钟。他长年隐居西湖边的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被称为“梅妻鹤子”,成为历代隐士典范。他留下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咏梅的千古名句。他晚年创作的《长相思》,表达了隐匿心中的伤感,情深意切的别离画面读来让人心弦颤动。
这里是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发生地,也是产生爱情、繁衍诗歌的绝佳之地,才子佳人云集,爱情故事与传说俯拾皆是。眼前的这座“慕才亭”,是南朝齐国钱塘人苏小小之墓。亭上一副楹联写道“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读着这些文字,我仿佛看见苏小小低吟浅唱着从西泠桥畔款款而来。
西泠桥、断桥和长桥并称西湖三大情人桥。断桥在白堤的堤口,人流络绎不绝,这里曾演绎传说中许仙与白娘子美丽的邂逅;梁祝的十八相送应该是长桥的最好代言;西泠桥因为古时有水从桥下流过,“泠泠”作响而得名。
西湖,是一幅巧夺天工的天然画卷,赏心悦目,精妙绝伦。细细的柳丝随风摇曳,如烟似雾碧浪荡漾,柳荫深处,莺啼清脆,无论是这里的居民,还是来去匆匆的游客,无不为它的美景所倾倒。“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置身于此,我想到了古代两位曾经在杭州任职并造福杭州的诗人:白居易和苏东坡。他们不仅留下了令后人称赞的政绩,而且留下许多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
白居易在杭州做了三年刺史,给杭州留下了上百首诗歌。为官期间,他筑堤捍湖,浚治六井,做了很多造福民生的事情,受到杭城人的爱戴。他的《钱塘湖春行》是人们所熟知的名篇,描绘了西湖旖旎的风光以及万物沐浴在春光下的勃勃生机,同时也将诗人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使人在欣赏西湖醉人风光的同时,深深地被作者对春天、对生命的挚爱之情感染。诗言志,词言情。我们从白居易诗中,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对西湖的真挚情感。
另一位文学大家苏东坡,曾两次到杭州为官。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东坡第一次到杭州,任杭州通判,是个在知州以下的地方官。18年后的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再次到杭州任知州。他在任上时,最大的政绩是兴修水利。
上任后,他深入了解民情,勤勉工作。当时,茆山、盐桥两大运河和杭州西湖中的淤泥积得很深很厚,当雨季来临时,他就带领大家一同治水清淤。西湖湖心的淤泥沙石最多,放到哪儿呢?苏东坡想出一个妙计,在西湖两岸的中部,就地利用挖出的淤泥沙石垒成一道长长的湖堤岂不很好?这样不仅解决了湖中心淤泥沙石无处存放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东西两岸百姓往来不便的问题。湖堤上亦可栽种花草树木等,可谓一举多得。经过百姓们的努力奋战,不仅淤泥得到治理,而且西湖湖堤也顺利筑成。百姓们为了纪念苏东坡,便将湖堤取名为“苏堤”。由此可见苏东坡与杭州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美丽的杭州向才华横溢的苏东坡敞开怀抱,迎接他的到来,西湖更是以它婀娜多姿的景色,给诗人以创作灵感。苏东坡赋予了西湖山水潇洒飘逸的灵性,留下了歌颂西湖的千古绝唱。他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既赞美了西湖“水光潋滟”的明媚之美,又道出了烟雨绵绵中“山色空蒙”的神韵,进而将它比作春秋时期越国美人西施,尽显对西湖景观的由衷喜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寥寥四句,写出了西湖的精髓,西湖就如那吴越时代的美女西施,淡妆粉黛也好,浓妆唇眉也罢,都不能增减她那靓丽中的妩媚;不管晴空艳阳,还是和风细雨,西湖,无时不在展示着她那别样的韵味和另类的风情。
网站首页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河南要闻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