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克红的这一组诗歌,让我细读起来,正如一场大雪过后,春风悄然来到身边,在我脚下的大地和旷野,及屋前屋后的墙角石缝里,在渐渐松散的那些褐色、红色和黄色的泥土沙砾之间,突然冒出了诸多的嫩绿的小草,姑且称之为三叶草、水枯草,还有墙头草……我们都称之为野草。当我们凝视这种事物时,从凝聚和凝望的角度不同,引延为广大的视野和原野,原野上的星空。这种思想和想象的自由维度,正是我们在写作一首或一组诗歌时,指向事物内在本质的结构和核心能力。所以,接近和深入赵克红这一组诗歌审美主体呈现,我为他的这种能力感受到了诗写过程的另一种发现和魅力,去凝望一种细微的事物,也是抵达诗性世界的基础修行和修炼。
埋在泥土里的草根/才是一株草生命的全部/那些舞动在土地之上的茎叶/只是草根抛到世上的愿望/它曾经做过大树的梦/曾把一颗露珠当做落入怀中的星星——《草根的愿望》
如果说《草根的愿望》写出了一个诗人心灵深处的谦卑和悲悯,那么,在一棵野草下面隐姓埋名,则写活了以象征个人命运中的存在尊严和苦难救赎,是野草精神意志的复活。有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野草正名的乃伟大诗人鲁迅,他以思想的灵魂涅槃,描述野草的命运真相,及烈火重生中各种表象生命,同内在本质的自然生命自由之较量。在这里,作者的散文诗式的音乐节律抒情,融入个人命运的体验象征和深入,一层层地呈现了小我的深刻,个体和微弱事物的真实,在本质上的笃定、纯粹和信仰,向着理性中的和平宁静之美。在鲁迅的革命的野草象征中,与当下诗人处在的告别革命性,回归自然理性的世界,形成了诗人鲜明的时代审美对比,给当代生命提供了深刻的生活启示。赵克红对草根事物情有独钟,用一种当下有的抒情方式,以主体的诗性语感和独特表现,他写出了草根生态中的优秀诗歌。
就我个人的审美观念和叙事倾向性,对乡土自然细微事物的细节和表现的喜好是显而易见的。我写了大半辈子的诗歌,数起来多数是乡土人物叙事作品。像赵克红这一组诗作,拿起来读就非常自然亲切地进入诗性角色,诗人读诗人,有时会发生碰撞冲突的情绪,在当下诗坛并不鲜见。
但从赵克红这里,我少有或几乎没有,而深入融合其中的诗性自然经验和抵达超验之心灵颤栗,对自然深处的生命律动,时间和空间微显下的发现,令我惊叹和诚服于他诗歌中的一种语言的寂静和宁静之美。他写渺小的贝壳,大海的风暴,黎明前的黑夜,大海的雄浑和宽阔,大海的无穷活力和生命摇篮的联想……这些都通过一只捡回来的贝壳的叙事和发现,呈现于万物于我,我于万物一种个体存在价值和意义,这个意义又升华为当代人文诗学的拓展和延展。生命的过程在这宇宙大海的时空里弥漫而升腾。
静静停留在书桌上的光影里/没有被时间的波浪冲走/却一样在泅渡着/灵魂里早已铺排好的潮汐/离开了沙滩/少了那些苦涩却又幸福的咸/一颗美丽的乡愁/此刻裸露在辽阔的蔚蓝之外/如此坚硬而孤单——《贝壳》
当我们回到原点,只是一只贝壳,一块石头——世界和真理如此简单又普遍,这是自然宿命。他写《寻找石头》:“我把房前屋后的/石头翻了一遍/终于找到了称心的一块/它不规则的身体/怎么也摆不稳当/如天地间多余的一物/试想当初谁在分娩它时/一定经受过巨痛/拿到手里刚好填补住/我此刻心中的/缝隙”那块完全不同于他者认知的石头,只适合于自己的石头,一块活在意志和悲剧的诞生中的石头,人生的况味和明心见性,在诗中喷涌而出,那跳动的节律声,来自一个人的灵魂的呼吸。一首诗贵在有思想和灵魂的闪烁,并让人久久不能平静,却又沉静于万物之中。
人在安静中感知永恒的运动。思想的流放在远方,自燃起繁星和灯火闪亮。这在写诗的体验中尤为深刻。赵克红无论写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都种下了一颗谦卑的心。他如此深情地敬畏生命的底层,和眷顾这些微小的事物,微弱的生命和自我的极度悲悯。诗人写《晨鸟》:“我站在屋顶/看到无名的群鸟在晨光中起飞/一双双翅膀传递出大地深处的心跳声/凝望着这些奋力向上的生命/我突然感知到了理想/——这种虚幻的力量如此执迷而孤绝/把它灵魂的影子/投放于命运辽阔的苍茫”。赵克红写晨鸟的飞升和跃动,那一瞬间地划过浩渺的天空,留下孤单的背影,恪入心灵的期盼。他写微小的心,一再地缩小与自然的距离,一再地降低自己凝视的高度。一再地抑制自己情感冲动的频率,尽量让自己欲望更少地占有眼前这个狭小的空间,而让给那些更需要的生灵。生怕因为自己的虚妄之行动,惊动了这个独有的心灵的世界,这份诗性的静谧和美好。他平视、俯视,以及凝望的沉思,寻找不曾发现的发现,都在这些微小的、平静的寻常中的眼前事物走过。这是充分享受读诗和写诗的过程,对于他者更是一个个神性的际遇和约会交心。
在赵克红的这个语言世界,虽然没有直接的人物出现,只有微小的心和一双眼睛的凝望,但其在诗眼中看到的、展现的是一个更为通透的世界。这也是我为何要为他的勤劳写作写点什么的原因。因为这组诗歌给我启发良多,写诗一定要诚实和勤于观察思考。赵克红用凝视、凝注和凝望的视觉思维方式,创造了语言散文诗的多维度呈现,细微事物中的大我世界叙事的诗意抒情。这是值得我去努力学习的。
感谢赵克红先生给我分享和阅读的机会。事实上我是最不擅长评论诗歌的,也很少为他人写评论,此次是作为一种读诗和写诗的共同体验,而写下了这些文字,恳请读者方家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田禾,原名吴灯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长江文艺》杂志社编委。著有诗集《温柔的倾诉》《在阳光下》《抒情与怀念》《竹林中的家园》《大风口》等8部。曾获《诗刊》第三届华文青年诗人奖、中国诗歌学会首届徐志摩诗歌奖,诗集《大风口》获《诗刊》社诗歌艺术文库优秀诗集奖。
网站首页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河南要闻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