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许昌餐饮界,“陈二娃的饭店”"算得上是一匹异军突起的黑马。该店定位信阳菜,主打传承三代人的“信阳焖罐肉”,“吃货”们都知道,信阳菜偏咸、香,在口味适中的许昌,为什么能让“吃货”们留恋往返?
据了解,老板陈二娃家住信阳市光山县的一个小山村,祖祖辈辈务农,过去家里穷,平常根本买不起肉,在农村家里增收,只有靠养猪、养鸡、养鸭等来补贴家用。“信阳焖罐肉在制作上都是相同的,但是在技巧和细节上还是各有自己的技艺,所以,吃起来口感各有不同,特别是解放后,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步提高,我爷爷就琢磨着怎么让焖罐肉口感更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制作出了口感独特肥而不腻的信阳焖罐肉,这也是我陈家制作的焖罐肉让顾客满意的原因。”陈二娃说。
2016年,在老乡的邀请下,陈二娃来到许昌。他表示,“现在什么生意都不好做,为了养家也为了茶城十来家商户有个谈商会友的地方,就在店里开了个简易餐厅供大家闲聚,谁知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当时店对面有几间临时工棚闲着,就把店又扩展到了哪里,说实话,哪里的环境的确差强人意,就搬到了南海街现在这个位置,因为这个地方总共有18张桌子,每天都坐滿让来晚的顾客遗憾而走,为了感谢顾客对我的厚爱,也为了顾客来了就有位置,就选在东泰街开了个连锁店。”
信阳在饮食上讲究“适中”,对菜的基本要求是“素瘦荤肥”,对吃的基本要求是一“热”、二“干”、三“全”。以后,陈二娃会在信阳菜讲究“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基础上,追求饮食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力争让每位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在某单位上班的申先生说,一开始来"陈二娃的饭店"吃饭是离家近,工作了一天不想在家做饭,就约三几个亲朋小聚,谁知一吃竟欲罢不能了,信阳菜既讲究味道鲜美,也注重营养健康,总之,同样的食材,在这里却能品尝到不一样的味道。
据了解,信阳菜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以“周代八珍”为代表的北方饮食风味,对信阳饮食产生很大影响。春秋战国时,随着楚国的强大,以“楚国名食”为代表的南方菜肴,又一度对信阳饮食起着主导作用。唐宋以后,长江下游吴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吴越文化不断向长江中游和淮河流域渗透,以鲜、甜为基本特征的长江下游饮食风味,也对信阳东部地区的菜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清末民初,随着一些宫廷菜和官府菜流传到民间,信阳菜产生了质的飞跃。伴随着历史上多次移民迁入,各地的菜肴和饮食文化汇聚信阳,逐渐融南北之风味,成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菜。
信阳菜种类丰富,品种多样。既有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菜,又有高贵气派的皇家菜;既有经久不衰的传统名菜,又有新近创制的现代名菜。而且制作十分讲究,充分体现了中国菜“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精神。信阳菜的食材要鲜活,还要讲究互补搭配,切割的刀工要精细。制作时,注重运用多种技法制作,以炒、焖为主,炖煮次之。出炉的信阳菜成品,色彩上讲究清新艳丽,取名要名副其实,味道上追求原汁原味,口感上则力求既醇香又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