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法制金融 >

襄城县人民法院:一日双调化争议 环资纠纷促双赢

来源:河南智库舆情网 作者:admin 时间:2025-05-07
导读:

image.png   


  本网讯(梁靖 余洁 彭宝怡)2025年4月27日,襄城县人民法院以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为目标,以“穿透式审判+府院联动”机制为抓手,由副院长李淑亚与行政庭庭长王云东、环资审判庭副庭长郭琦组成合议庭,成功调解两起涉环资行政处罚案件,实现行政纠纷“案结事了”。


  据了解,2024年6月,漯河市生态环境局检查发现漯河市某公司在机动车尾气检测时,存在未多排气管检测却出具排放检验报告的行为,涉嫌出具虚假报告,违反相关规范与要求,依法作出罚款122000元并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决定。该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处罚。合议庭经审查研判,发现该小微企业正处于发展关键期,“一刀切”处罚可能引发经营危机。于是,承办法官采用"双线调解法":一方面向企业负责人释明《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强化环保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与行政机关沟通,从法律适用、企业发展、社会效益等多个角度分析,建议采取柔性执法方式。最终,在法院调解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既维护了法律权威,又为企业发展留有余地,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024年5月23日,漯河市生态环境局调查发现临颍县某建材有限公司废气排放口颗粒物日均值超标,累计超标小时数4h,作出罚款190000元的处罚决定。该建材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处罚。合议庭经过审阅案卷,梳理争议焦点:一方面对当事人释法说理,助其理解法律规定与自身行为的违法性;另一方面与漯河市人民政府、漯河市生态环境局进行沟通。经过多轮协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行政诉讼得到实质解决,实现了环境治理与企业生存的平衡。


  这两起涉环资行政案件的成功调解,在减轻群众诉累、维护法律权威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生存空间,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


  下一步,襄城县人民法院将持续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底线思维,严守生态红线、安全底线、质量生命线,以"如我在诉"的司法温度,努力让每份判决都成为传递法治力量的"生态契约",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司法智慧。


法制金融

网站首页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河南要闻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