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科教文卫 >

卢新松:我善良,但我不傻

来源:河南智库舆情网 作者:卢新松 时间:2025-05-05
导读: 卢新松,笔名陆渴望,供职于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农村网、《农村工作通讯》半月刊、《中国村庄》杂志、《美好生活》杂志等综合媒体;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丁字路口》(台海出版社)、《城狐社鼠》(中国名家出版社),抒情诗集《家乡的九月》(辽宁民族出版社)、《世纪大合唱》(黄河出版社)等。

引言:善良是底色,智慧是锋芒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镌刻在人性中的底色,是生命最初的温度。但善良若没有智慧的锋芒,便可能沦为他人肆意践踏的软肋。正如古语所言:“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我愿以善良为舟,以智慧为桨,在人生的长河中既守护本心,亦不被暗流裹挟。


       
善良的本质:是选择,而非软弱

善良从来不是无知的妥协,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它源于对世界的共情,对生命的敬畏。正如有人所述:“善良可以让我们变得强大,也可以让我们幸福。” 古天乐数十年投身教育,捐建百余所希望小学,却从不标榜功绩。他的善良是清醒的——他深知贫困的残酷,也明白教育的力量,因此选择以行动传递希望。这种善良,“是经过理性思考后的坚持,是明知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然而,善良的边界常被模糊。有人将善良等同于无底线的退让,甚至将“吃亏是福”曲解为“任人宰割”。那个被朋友不断索取、最终忍痛绝交的故事,正是对这种扭曲的控诉:善良若失去原则,便成了滋养贪婪的温床。


       
善良的边界:以底线守护初心

       真正的善良,需要清晰的边界。正如朋友所言:“我不生气,不代表我没脾气;我不计较,不代表我脾气好。” 这让我想起一位菜市场的老人。一位顾客因同情他年迈,长期光顾他的摊位,却在一次付款误会中被老人当众质疑。顾客选择离开,并非吝啬,而是不愿让善良成为被践踏的工具。
边界感是善良的铠甲。“伤过我的人,可以放下,但不会原谅”,恰是对此的注解。宽容不等于纵容,正如沙漠中的仙人掌,柔软的内核外布满尖刺——它用锋芒为源泉,不让善意被贪婪的烈日蒸发殆尽。


        
智慧的善良:在清醒中传递温度

       善良与智慧的结合,方能成就真正的慈悲。有个朋友在日记里曾这样写道:“善良并不等于傻,别被轻易欺骗。” 这让我想到“犀利仁师”的故事:一位教师资助贫困学生,却要求对方每月提交学习计划。她并非冷漠,而是用规则引导学生自立。这种“带刺的玫瑰”,既给予养分,也避免善意沦为依赖的借口。
        智慧的善良,还需洞察人性的复杂。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言:“诚实是义务,但不必向恶人坦白一切。”保护自己,有时正是对善良最好的捍卫。


        
善良的升华:从自我到世界的修行

       真正的善良,终将超越个体的得失。敦煌莫高窟的守护者常书鸿,放弃巴黎的优渥生活,用一生修复壁画。他的善良是对文明的敬畏,是对超越时空之美的守护。这种境界,与“感恩日月、山水、黄土地”的胸怀不谋而合——将善意升华为对世界的深情。
善良但不等于盲目。“善良做人,但不要把善良给错了人”的警示,每个人都要犹言在耳。就像中医“辨证施治”,对虚伪者疏离,对真诚者倾心,才是对善良最深刻的践行。


        
结语:愿善良有光,亦有盾

       我愿做一根甘蔗,直而不弯,甜而不腻。正如朋友所言:“直,不会拐弯抹角,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善良是我的光,照亮他人的路;智慧是我的盾,守护自己的心。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存在:既有菩萨心肠,亦有金刚手段;既赠人玫瑰,亦不让荆棘刺伤掌心。


34ee1267757348b1be3db0bffd4ea582~tplv-obj.webp.png

       作者简介:卢新松,笔名陆渴望,供职于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农村网、《农村工作通讯》半月刊、《中国村庄》杂志、《美好生活》杂志等综合媒体;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丁字路口》(台海出版社)、《城狐社鼠》(中国名家出版社),抒情诗集《家乡的九月》(辽宁民族出版社)、《世纪大合唱》(黄河出版社)等。

责任编辑:郭跃铮 文清 韩伟荣
科教文卫

网站首页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河南要闻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