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科教文卫 >

家乡的柿子树

来源:河南智库舆情网 作者:卢新松 时间:2025-07-05
导读: 卢新松:笔名陆渴望,供职于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农村网、《农村工作通讯》半月刊、《中国村庄》杂志、《美好生活》杂志等综合媒体;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丁字路口》(台海出版社)、《城狐社鼠》(中国名家出版社),抒情诗集《家乡的九月》(辽宁民族出版社)、《世纪大合唱》(黄河出版社)等。

家乡的柿子树 

 文/卢新松

640.jpg

在那日夜奔腾不息、似一条巨龙蜿蜒前行的黄河水南岸,河南省新安县大章村犹如一幅古朴画卷般展开的黄土地上,曾经傲然挺立着上百株苍劲古朴的柿子树。它们宛如这片土地最为忠诚、坚贞不渝的守护者,静静地见证着岁月如流水般的沧桑变迁。那虬曲的枝干,恰似青铜铸就的筋骨,刚劲而坚韧,带着一种历经风雨的豪迈与从容;深褐色的树皮布满了密密麻麻、犹如古老文字般龟裂的纹路,那一道道裂痕仿佛是岁月精心刻下的印记,又仿佛拓印着千年前《水经注》里所描绘的壮丽山河,每一条纹路都仿佛在悠悠诉说着过往的故事,那是时光轻柔的低语,是历史深沉的回响,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探寻那遥远的往昔。

春末夏初,当温暖的阳光如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在大地上,细碎的白花如同闪烁的星子般纷纷从枝头坠落,宛如一场梦幻的花雨。刹那间,整片河滩都沉浸在蜜糖般馥郁、芬芳四溢的气息里。那香气,甜而不腻,清新淡雅,恰似一首悠扬的旋律,引得野蜂成群结队地穿行其间。它们在花丛中忙碌地飞舞着,嗡嗡作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欢快的春之乐章。有的野蜂在花蕊间贪婪地吮吸着花蜜,如同在品味世间最珍贵的琼浆;有的则在花瓣上停歇片刻,惬意地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无比宁静与美好。偶尔,一阵微风轻轻拂过,白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如同雪花般轻盈,给河滩增添了一份如梦如幻的色彩,让人流连忘返。

三五个孩童最懂柿子树的脾性。牛心柿子状若铜铃,总是调皮地藏在高处的枝桠间,仿佛在和孩子们玩着一场永远也玩不够的捉迷藏游戏。它们高高地悬挂在枝头,像是在向孩子们炫耀自己的成熟,带着一种俏皮的神气。月饼柿子扁圆敦实,沉甸甸地压得枝条弯成满弓,仿佛不堪重负,却又带着一种沉稳的姿态。那圆润的果实,色泽金黄,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宛如一个个金色的小灯笼,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去感受那甜蜜的滋味。乒乓球柿子则像串串玛瑙珠,小巧玲珑,红得通透时能映出人影,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它们一串串地挂在枝头,宛如一串串红色的珍珠项链,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美得让人移不开眼。放学铃响后,书包斜挎在肩头的我们,就像一群欢快的小鸟,迫不及待地奔向柿子树。我们总要在田埂上仔细地寻根细竹竿,然后踮起脚尖,伸长手臂去够那些低垂的果实。竹梢划过枝叶,发出簌簌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那声音清脆悦耳,好像在诉说着童年的欢乐。在这悦耳的声音里,熟透的柿子突然爆裂,橙红的浆汁滴在蓝布衫上,洇出朵朵晚霞,那鲜艳的颜色,就像我们童年时纯真而美好的回忆,永远深深地留在了心底,成为了我们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深秋的河风带着丝丝凉意,如一位轻柔的舞者掠过原野时,柿子树便显露出最惊心动魄的美。经霜的叶片簌簌飘落后,千万盏红灯笼骤然点亮苍茫天地,宛然是大自然在这寂寥的深秋点燃的希望之光。那满树的柿子,红得耀眼,红得夺目,宛如是燃烧的火焰,给这寒冷的深秋带来了一丝温暖,让人的心灵也随之变得炽热起来。夕阳沉入对岸的大山时,余晖洒在满树柿子上,它们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将余晖酿成流动的琥珀。那琥珀色的光芒,在枝头闪烁着,如梦如幻,简直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童话世界。这时节连麻雀都变得矜持起来,它们不再像往常那样叽叽喳喳地吵闹,只在枝头轻啄两口便扑棱棱飞走,唯恐惊扰了这幅悬挂在天地间的工笔画,好像它们也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不忍心破坏这份宁静与美好。

全村搬迁前的最后一个秋天,我见过老槐叔在柿子树下徘徊。他的身影显得那么孤独而落寞,仿佛是一个迷失在时光长河中的旅人,在和这棵陪伴了他多年的柿子树做最后的告别。他粗糙的手掌缓缓抚过皴裂的树干,每一道纹路都像是他熟悉的老友,带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与不舍。指甲缝里还嵌着摘柿子留下的青汁,那是岁月的痕迹,也是他与柿子树之间深厚情感的见证,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他与这棵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推土机轰鸣着逼近时,他忽然解下腰间的酒葫芦,将半壶杜康酒浇在树根处。清亮的酒水渗入泥土的瞬间,我仿佛听见老树发出极轻的叹息,那叹息声仿佛黄河纤夫拉船时的号子,沉重而又悠长,裹挟着千年光阴沉入河底。那声音里,有对过去的眷恋,有对未来的迷茫,也有对这片土地深深的不舍,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而今每至寒露,总会在市集遇见家乡来的果贩。竹筐里码着规整的磨盘柿,它们一个个大小均匀,色泽鲜艳,但却再也寻不见那沾着黄河泥的小圆柿。那些小圆柿,带着家乡的泥土气息,带着童年的美好回忆,已经成为了永远的过去,宛如一颗流星,划过我们的生命,却留下了永恒的光芒。超市冷柜里的柿饼裹着雪白糖霜,看起来晶莹剔透,十分诱人,但终究不是当年藏在草垛里自然风干的滋味。那自然风干的柿饼,带着阳光的温暖,带着岁月的沉淀,有着一种独特的香甜,仿佛是时光酿造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某个加班的深夜,电脑屏幕上忽然闪过满树红灯笼的幻影,恍惚间又闻到竹竿划过枝头的清响。那声音,清脆而又悦耳,仿佛穿越了时空,将我带回到童年的时光。待要伸手去接坠落的果实,却只触到冰凉的玻璃屏。那一刻,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和惆怅,仿佛失去了一份珍贵的宝藏,那种感觉,如同潮水般将我淹没,让我久久无法自拔。

黄河淹没的水面下,应有许多故事在生长。淤泥中沉睡的柿核或许会发芽,沿着水纹的脉络长成珊瑚般的形状,那形状,奇特而又美丽,好像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让人惊叹不已。偶尔有垂钓者拉起缠着水藻的枯枝,那斑驳的纹路里,依稀可辨我们当年刻下的歪斜字迹。那些字迹,虽然已经模糊不清,但却承载着我们童年的欢乐与梦想,如同一个个珍贵的密码,等待着我们去解锁。春汛时节,浪花拍打堤岸的节奏,多像旧日里竹竿敲打枝桠的韵律。那有节奏的拍打声,仿佛是大自然在演奏着一曲怀旧的乐章,让人沉浸在回忆的海洋中。只是再不会有青衫少年从黄土坡上跑来,衣襟上沾着星星点点的秋光。那些曾经的少年,已经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长大,那些美好的时光,也只能永远留在记忆的深处,成为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或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到大章村这片土地,眼前的景象早已物是人非。但那家乡的柿子树,那满树的红灯笼,那曾经的欢声笑语,将永远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心中最温暖、最美好的回忆。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那些美好的回忆就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我沉浸在无尽的思念与眷恋之中,仿佛回到了那个纯真而美好的童年时代。

34ee1267757348b1be3db0bffd4ea582~tplv-obj.webp.png

      作者卢新松:笔名陆渴望,供职于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农村网、《农村工作通讯》半月刊、《中国村庄》杂志、《美好生活》杂志等综合媒体;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丁字路口》(台海出版社)、《城狐社鼠》(中国名家出版社),抒情诗集《家乡的九月》(辽宁民族出版社)、《世纪大合唱》(黄河出版社)等。

责任编辑:郭跃铮 文清 韩伟荣
上一篇:半年寄怀
下一篇:没有了
科教文卫

网站首页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河南要闻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