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地市资讯 >

聚焦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 让洛阳群众出行更便捷

来源:河南智库舆情网 作者:洛阳 时间:2023-02-06
导读: 2022年,洛阳市抓住入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机遇,畅通城乡交通物流,加快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本网讯(郭跃峥 韩露 文清)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2023年2月6日上午,洛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2022年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第9场新闻发布会,洛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曹永利向社会发布“畅通城乡交通物流”民生实事办理情况。

微信图片_20230206114707.jpg

2022年,洛阳市抓住入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机遇,畅通城乡交通物流,加快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项目为王,交通设施更完善

随着新伊高速、渑淅高速渑池至洛宁段去年建成通车,洛阳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88公里,高速路网体系更加高效完善。23个普通干线公路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新建改造乡村旅游公路400公里,率先在全省高起点谋划实施1500公里的中国伏牛1号生态旅游公路,串联3A级及以上景区28家,构建“快进慢游深体验”的旅游网络体系,选取栾川县陶湾镇西沟村等11个村创建“乡村振兴交通先行示范村”,打造出交旅融合的“洛阳模式”。伊川县伊源路入选交通运输部“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洛阳市黄河小浪底水路客运航线成功入选国家“特色文化游”试点类型。洛阳市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显著,获得省级奖励资金1500万元。

服务提质,群众出行更便捷

2022年,洛阳市新开通城市公交线路9条、优化调整35条,新覆盖9个村庄和社区,城市公交线路达147条、线路长度2292公里。40余条公交线路试行“招呼站” “招呼区域”,推行“招手即停”服务,积极探索公交出行新模式。

此外,还开通了5条“青年文明线路”公交专线,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打造“流动的”宣传阵地和“移动的”红色课堂,助力洛阳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地铁1、2号线构成贯穿洛阳主城区十字坐标轴,拉近了城市与乘客的距离,便捷的交通方式引领大家绿色出行。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48.28%,实现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

洛阳市“礼让斑马线”蔚然成风,成为引领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风景线”,先后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市、绿色出行示范市。在配套出行方面,该市2022年新建机动车停车场40个,新增停车泊位10441个,建设充电设施5100个,进一步完善了以充电站为节点、充电桩群为支撑、分散式充电桩为辅助的高效智能公共充电服务网络,群众出行、停车、充电更便捷。

城乡一体,人流物流更顺畅

洛阳市积极推进城乡公共交通资源均等化,全面提升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通过推进“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已实现全市所有建制村通客车,全市9个县区被评为“河南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

2022年,洛阳市新开通72个行政村公交化客运班线,超额完成省定60个行政村公交化客运班线任务,全年累计发车1.8万班次,服务沿线群众出行22万余人次,不仅乡村居民出入更方便了,城镇居民也可以通过农村客运公交前往农家乐或者采摘园,带火了乡村旅游、带旺了乡村人气。城乡公交开通后,节假日客流量更是大幅增加。改造后的客运班车加密了运营班次,降低了票价,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了经济舒适、方便快捷的出行体验,实现了“一元公交”连城乡,通乡通村通民心。

为解决物流、商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洛阳市2022年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1951处,实现全市67%的行政村设立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有效服务农村用户寄递需求,让农村群众“出门见路、抬脚上车、快递到门”,为农村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通过整合城乡公交、物流快递、邮政、农村电商等各方面资源,形成了“城乡公交+电商物流+共同配送”服务模式,推动农村物流成本整体下降,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双向流通,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交通物流事关国计民生,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不仅要走好第一步,更要走好每一步。曹永利表示,洛阳将聚焦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持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道路运输服务水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交通出行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出行更便捷。

洛阳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能源发展与节能服务中心主任张志强,洛阳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市管理执法支队支队长周新建,洛阳市邮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市场监管科科长张江松分别介绍各自领域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责任编辑:郭跃铮
地市资讯

网站首页 - 河南要闻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