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科教文卫 >

陈国敬:得闲集句存朴雅

来源:河南智库舆情网 作者:陈国敬 时间:2024-12-05
导读: 作者 陈国敬,1964年生于河南汝州,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法学硕士。1982年11月入伍到中国核试验基地,历任文书、干事、基地政治部秘书、警卫防化团宣传保卫组织股长等职。至1997年调入洛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第33试验训练基地;退役前任基地党委委员、63898部队党委书记、政治委员,上校军衔。曾在军旅30年,2013年12月起,任河南省济源示范区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喜诗书歌赋,习作散见于《新疆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红叶诗社《红叶》诗辑等报刊,有系列强军战歌及《公安技侦之歌》传唱,书法作品多次在军队

仰天大笑岀门去,趁日开箱曝蠹鱼。

火照西宫知夜饮,不爱封侯爱石渠。

中华诗苑,美言佳句浩如烟海,信手翻览,尽皆珠玑。掩卷静思,凑成上句,彼得趣养天真之乐。且呈方家,以存朴雅。

唐宋以降,文人骚客集雅句、成新诗者并不少见,化用成传世经典的更为人们津津乐道。持实论之,集句诗的创作并非只是简单地将前人诗句拼凑拢来即可,而是需要创作者既能提炼出个人独到的创作主旨和意境,又能将契合于此一主旨与意境的前人之诗句化为己有,浑然而成为一首崭新的诗歌艺术作品。因此,这实际上是一种带着镣铐而又能舞得自由的更高层次的艺术创作。它较之于常规创作,难度更大,要求也更高。唯有舞者自身对所集前人诗句能了然于心,对自身要表达的旨意与意境能提炼得炉火纯青,并将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方能使镣铐变成巧妙镶嵌于生动艺术品上的一个个不可或缺的精美部件。

这就需要创作者要有博学与诗思两方面的功底与素养。其实,集句诗的创作也是对前人及时人诗歌艺术的总结和创新:说是总结,是因为它继承和熔铸了创作者认可的前人及时人诗歌艺术的精华,有时一首集句诗中便包括了多个作家、甚至多个时代的艺术成就;说是创新,因为它开拓出属于创作者自己的崭新主旨表达领域和异于原诗作者的崭新艺术意境,在集雅中呈现出别样的意韵,读之使人意趣盎然。就当代而论,时下文人雅士创作出来的诗词,凡传统诗词功底深厚者,其创作质量必高人一筹;反之,其作品可能只是一杯杯毫无滋味的白开水。对于后者来说,若能从集句诗讲究继承前人诗歌遗产的做法中得到一些启示,其创作质量必然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乃至质的飞跃。

这是个人集句的一点体会。

下面就文首这四句诗的出处作一交代:

所集的第一句出自伟大诗人李白的歌行体作品《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素有远大的抱负,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但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天宝元年,李白已四十二岁,此时他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他异常兴奋,满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诗中毫不掩饰其喜悦之情。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此诗用直陈其事的赋体,又兼采比兴,夹叙夹议,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在豪放跌宕的笔调中,洋溢着诗人积极奔放的生活热情和慷慨激越的进取精神,诗人求用心切、受宠忘形的神态跃然纸上。全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实现抱负的极其喜悦的心情和豪迈自得的心境。 诗歌最后两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表达高兴的心情,充满了人生自信。他仰起头来高声大笑,李白怎么可能久居人下做一个草野之人呢?

蓬蒿即蓬蒿茅草,诗里指没有做官的布衣。李白一向自比大鹏,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现在得到唐玄宗的诏书,更是洋洋得意,踌躇满志。

李白本来就感情热烈奔放,遇到人生这么一件大喜事,难怪他要慎重地用诗歌把它记录下来。诗歌从回家写到离家,叙事中夹有抒情,感情跌宕起伏,令人回味。

该诗最后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把诗歌推到了高潮。这句诗已经成为了千古名句,它永远激励着后来的人们,建功立业,自信自强。

我集第二句出自宋朝诗人徐积《和路朝奉新居 其五》,全诗如下:

谁家住处近田庐,朝奉抽簪就退居。

竹叶已成新岁酒,梅花未领故人书。

呼童解袂扪饥蝨,趁日开箱曝蠹鱼。

一似散仙闲到夜,卧屏仍看五云车。

徐积,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早年曾从胡瑗学。英宗治平二年进士。神宗数召对,因耳聩不能出仕。哲宗元佑元年,以近臣推荐,为楚州教授。徽宗崇宁二年除监西京嵩山中岳庙,卒,年七十六。政和六年赐谥节孝处士。以孝行著闻,苏轼称之为“古之独行也,於陵仲子不能过,然其诗文则怪而放,如玉川子”。“玉川子”,茶圣卢仝也。著有《节孝集》三十卷、附录一卷。《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这首诗通过描述新居生活的琐事和景物,表达了诗人隐居田园的宁静与自得。

首先,诗人描绘了新居的环境,称其为“田庐”,与大自然紧密相连,与世隔绝,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以“朝奉抽簪就退居”的方式,强调了他的隐居意愿,不愿卷入尘世纷扰。

诗中提到竹叶和梅花,分别象征了新旧岁月的更替。竹叶已成为新年的酒,而梅花却未收到故人的来信,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这种对时光流转的描写,反映了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不停流逝。

接下来,诗人写到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如解袂扪饥蝨、开箱曝蠹鱼,这些细节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平淡和宁静,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一似散仙闲到夜,卧屏仍看五云车”,表现了诗人仿佛是一位散仙,过着悠闲的生活,即使是在夜晚也依然保持着清净的心境,凝望着仙界的景象。

蠹鱼,又称蠹、衣鱼、书虫、壁鱼,是一种啃书噬衣的小虫子。为何又叫“鱼”呢?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为:“衣鱼生久藏衣帛中,及书纸中。其形稍似鱼,其尾又分二岐,故得鱼名。”这种灰白色小虫多生在受潮的书本夹缝中或衣物的褶皱里,无翅,头前生有一对短触角,其性胆怯,稍有动静,小小的身子便像鱼儿一样敏捷地溜走。爷爷、父亲虽非学究但都是老师,我是闻着书香长大的;因而小时候,也常揭开粘连的书报,捉除几只,知其怕见光照,不多久也就死掉了。

早年,在一些地方的乡间有“晒衣节”,多在农历六月初六。那天,人们会翻箱倒柜,把受潮的衣物拿到太阳底下晾晒,主要是赶跑这种蛀衣服的虫子。读书人家也在这一天或七月七,把家中书卷、字画拿出来曝晒,也是为了驱赶蠹鱼防蛀咬,称作“晒书节”。

这种似鱼非鱼的小虫儿,古代读书人却偏爱有加。他们认为,蠹鱼是神奇的,非珍贵的古书不栖,非名贵的经卷不居。北宋成书的《本草衍义》中云:“衣鱼多在故书中,久不动,帛中或有之,不若故纸中多也。”《太上感应篇》说得更明白:“及开经卷,则神仙字处,蠹蚀殆尽,乃知壁鱼蠹蚀神仙字。”可见蠹鱼品位极高,非古书、古卷、线装书不噬。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伤唐衢》诗云:“今日开篋看,蠹鱼损文字。”南宋陆游在《箜篌谣二首寄季长少卿》中道:“卷书置箧中,宁使饱蠹鱼”。爱书嗜读的古代诗人对蠹鱼心怀虔诚,颇为敬重。

古人常以“蠹鱼”借指书籍。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读书》诗有句:“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诗人看见书桌上有书可读,十分高兴,胜过与阔别已久的好友相见。元末明初唐珙诗云:“案头我正理蠹鱼,晴日好风窗几净。”清代金圣叹诗曰:“笥锁蠧鱼皆祖往,身从皋比又前缘。”皆是以蠹鱼代指书卷的。

古代读书人还常把自己比作嗜书的蠹鱼。北宋黄庭坚诗云:“身入群经作蠹鱼,断编残简伴闲居。”明代孙一元有句:“半世徒夸万卷功,埋头今作蠹鱼虫。”清代纪晓岚自题联云:“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读书人愿做一只饱览群书的小蠹鱼,在书海里快乐地游弋。正如清人赵翼在《蠹鱼》一诗所言:“归里闲无事,仍寻乱帙繁。蠹鱼走相告,此老又来翻。”诗人每有闲暇便要读书,从众多的卷帙中找寻心仪之书,惊动了藏身其中的蠹鱼,慌乱奔窜,好像在说:“快跑,这老头儿又来翻书了!”其情其状,读来不由令人莞尔。

古人认为,读书不能完全像蠹鱼那样死啃书,囫囵吞枣,不知其味。明代文武双全的郭登专门写有一首《蠹鱼》,诗曰:“琐琐如何也赋形,虽无鳞鬛有鱼名。元来全不知文意,干向书中度一生。”讥讽那些不会文意、只知死读书的书呆子。清代性灵派代表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中也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知,终日食糟粕。”意思是读书如果不知其真味,最好束之高阁。不要像蠹鱼似的,只知道啃书,它们不过是整天在吞食无用的糟粕罢了。

读书人不要做痴愚不化的书呆子,要做有灵性有品位的小书虫。陆游在《灯下读书对作》中吟道:“吾生如蠹鱼,亦复类熠耀。一生守断简,微火寒自照。”他在《寒夜读书》里还说:“北窗暖焰满炉红,夜半涛翻古桧风。老死爱书心不厌,来生恐堕蠹鱼中。”

读书,就要能入能出、游刃有余,做一尾活得有滋有味、快快乐乐的蠹鱼,有此好,一生足矣!

我集第三句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之《长信秋词五首》其四。长信秋词又作“长信怨”,《汉书·外戚传》载,班婕妤以才学入宫,为赵飞燕所妒,乃自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长信怨”由此而来。

王昌龄的这五首七绝以凄婉的笔调,运用心理描写以及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表明失宠宫妃的苦闷幽怨之情。这组诗是唐代表现宫怨主题的代表作,诗中的心理刻画细腻入微,使诗篇别具一种真实与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远方君主的思念之情。"真成薄命久寻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君主的渴望与牵挂,这份思念如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轻易无法摆脱。而"梦见君王觉后疑"则透露出这种思念甚至渗透到了诗人的梦境之中,即便是梦醒之后,也难以断绝这份怀念。

接下来的"火照西宫知夜饮"生动地描绘了一幕夜饮的场景。火光映照着西边的宫殿,烛光下的宴席似乎延续到了深夜,这不仅是对夜色中行乐的一种写实,更暗示了诗人在这寂静而温暖的氛围中所思念的人远在天边。

最后"分明复道奉恩时"则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味与感激。在诗人的记忆里,那些曾经接受君恩、享受宴席的时候,是多么地清晰而深刻。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更是一种忠诚与敬仰之情的流露。

所集未句出自唐陆龟蒙七言绝句《戏题袭美书印囊》。诗曰:

鹊衔龟顾妙无馀,不爱封侯爱石渠。

应笑休文过万卷,至今谁道沈家书。

陆龟蒙,字鲁望,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唐朝文学家、农学家、藏书家。

他年轻时豪放,通六经大义,尤精《春秋》。举进士不第后,从湖州刺史张博门下游,隐居松江甫里,人称“甫里先生”。置园顾渚山下,不与流俗交接,常乘船设蓬席,备束书、茶、笔、勺具, 任游江湖间。所作诗文对晚唐时弊多所抨击。诗以咏物写景为多。家多藏书,史称其“癖好藏书”,收藏多至3万卷。每得一本珍本图书,熟读背诵后加以抄录,并多加校雠后再行抄写,以至于每书有一副本保存。借人一书,一旦有破损和“篇秩坏舛”,必加以“辑褫刊正”。与当朝有藏书者多诗词酬唱,曾与徐修矩和诗有《奉和袭美二游诗·徐诗》曰:“伟矣开元中,王道真平平。八万五千卷,一一皆涂铅”。后封官左拾遗,未到任即卒。编著有《笠泽丛书》4卷。另有《杂讽九首》、《耒耜经》、《小名录》、《甫里集》等,宋叶茵辑有《唐甫里先生文集》。

他与皮日休为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是唐朝隐逸诗人的代表。

诗中的“鹊衔龟顾”是指传说中的白鹤抱琴,意为天上奇景。而“不爱封侯爱石渠”的意思是说沈佺期不爱名利,而是喜欢清静的生活,更加注重修养自己的内在。作者认为读书虽然可以增长知识,但过多地追求功名利禄也不一定是最高的境界。 最后两句“应笑休文过万卷,至今谁道沈家书”则表达了沈佺期对于文学作品的态度,他认为写作并不需要追求刻意的华丽,真正优秀的文章应该具有简洁明了、深入人心的特点,这样才能够被人们所铭记和传颂。

诗中的“石渠”指的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在《石渠记》中描述的一处自然景观。‌‌

《石渠记》是柳宗元创作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散文。文章记述了作者沿渠探幽,追求美景的事,表达了作者探奇制胜,拓宽胸怀,追求胜景借以抒发胸中积郁之气的感情。在文中,石渠是作者在袁家渴西南方向不远处发现的一处景观,渠中有泉水潺潺流动,周围环境幽静美丽,有奇石怪木和各种花卉。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柳宗元的《石渠记》创作于他谪居永州的第七年(元和七年,公元812年),作品以游览山溪小潭为主线,事中见意,处处流露出放逐投荒的身世之慨和怀抱难伸的不平之鸣。

《石渠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六篇。《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的散文系列,通过描写永州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他的抑郁之情。这些作品不仅是柳宗元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他对仕途不得志的感慨和反思。

得闲寻章摘句,生拉硬扯,抑或贻笑大方。幸有“诗无达诂”、“文无达诠”之论,故虽不敢全以前贤名句自况,然也可能有同好与此四言体有相同的心境呢。

聊作随笔罢。时在2024年末。

微信图片_20241205140727.jpg

作者 陈国敬,1964年生于河南汝州,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法学硕士。1982年11月入伍到中国核试验基地,历任文书、干事、基地政治部秘书、警卫防化团宣传保卫组织股长等职。至1997年调入洛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第33试验训练基地;退役前任基地党委委员、63898部队党委书记、政治委员,上校军衔。曾在军旅30年,2013年12月起,任河南省济源示范区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喜诗书歌赋,习作散见于《新疆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红叶诗社《红叶》诗辑等报刊,有系列强军战歌及《公安技侦之歌》传唱,书法作品多次在军队和公安系统获奖。

责任编辑:郭跃铮 文清 韩伟荣
科教文卫

网站首页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河南要闻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