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法制金融 >

襄城县人民法院:八年积案终执结 现金履行彰诚信

来源:河南智库舆情网 作者:admin 时间:2025-07-10
导读:

  本网讯(梁靖 彭宝怡 李扬)为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彰显司法权威,让公平正义以可感可触的方式实现,许昌市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以韧劲破坚冰、以温情化积怨,成功执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在盛夏书写了一份关于诚信与法治的生动答卷。


  2025年7月8日,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接待室内,被执行人王某某主动携带30万元现金前来履行一笔跨越八年的债务。随着最后一笔款项的清点确认,这起始于2017年的民间借贷纠纷积案,在执行干警雷鸣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最终圆满执结。


  2017年6月5日,襄城县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原告贾某某诉被告王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案件审理过程中,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于2017年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王某某需分期偿还贾某某借款本金20万元及相应利息。根据协议,王某某应于2018年分三次完成全部清偿。然而,协议签订后王某某屡次失约,调解书沦为“法律白条”。


  随后,案件转入执行程序。面对这起时间跨度长、执行难度大的积案,执行干警雷鸣多次走访明法理,设身处地解心结。期间他多次联系王某某,耐心释法析理,一方面严肃阐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秉持“执的是法,行的是情”理念体察其实际困难,通过数次走访沟通在法理情交融中唤醒责任自觉。


  执行干警雷鸣的坚持与真诚,最终穿透了时间的隔阂,也触动了被执行人的心弦。2025年7月8日,王某某主动联系法院,表示将筹措资金履行全部义务。当日,他如约来到襄城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现场一次性支付了经核算的本金、利息等共计30万元现金。现金清点完毕时,申请执行人贾某某眼含热泪。从对“执行难”的愤懑焦虑到权利实质兑现,这不仅是个案了结,更是襄城县人民法院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司法理念的生动写照,是让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真正“落袋为安”的庄严宣示。


  “执”责如山,“行”暖民心。这起长达八年的积案就此画上圆满句号,但司法为民的考卷永无终章,积案化解并非终点,而是执行攻坚的新起点。下一步,襄城县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情法共治”模式,在构建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上再发力,以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攻坚克难,不断提升执行工作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兑现每一份“纸上权利”,化解每一桩“心头之结”,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法制金融

网站首页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河南要闻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