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杨华 刘艺媛 陈叙鸣)“感谢法官的辛苦付出!我要了这么多年的欠款终于有了结果,让我感受到了司法的公正和温暖。”八一建军节当天,退役军人张某紧紧握着许昌市建安区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孙胜利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案情回溯:一笔拖欠多年的“糊涂账”
原告张某是一名退役军人,退伍后自主创业,经营一家电器门市部。2005年至2010年间,被告宋某多次从其门店购买电器,但仅支付部分货款,剩余2万余元一直未结清。经张某多次催要,宋某以双方存在“雇佣关系”“劳务纠纷”为由拒绝支付,声称部分欠款实为“未结工资”。无奈之下,张某将宋某诉至建安区人民法院。
调解遇阻:退役军人“较真”为哪般?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孙胜利考虑到案件标的较小且欠款时间较长,若能调解成功,既能高效化解纠纷,又能修复双方关系,遂立即组织调解。然而,调解过程却一波三折。
“我不是为了钱,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调解初期,张某情绪激动,坚决拒绝调解。原来,张某退役后不仅诚信经营,还热心公益,常年为社区义务维修路灯等公共设施。宋某的长期拖欠,不仅让他蒙受经济损失,更让他对诚信社会产生质疑。
破局关键:法官“算清账”更“暖透心”
为彻底化解矛盾,承办法官孙胜利与书记员李娜加班梳理卷宗,逐一核对供货单据,对有争议的几笔交易,通过调取店内原始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等材料进行对账核算,最终双方确认宋某实际欠款为6000余元。
“既要解开‘法结’,更要化解‘心结’。”孙胜利法官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一方面向宋某释明买卖合同与劳务关系的法律区别,告知其举证责任;另一方面与张某促膝长谈,肯定其军人担当,引导其理性维权。经过多轮调解,宋某终于认识到自身错误,当场将6000元货款转至法院账户。当法官将款项如数交付张某时,这场跨越十余年的纠纷画上圆满句号。
司法温度:小案连民生,锦旗映初心
“没想到法官这么用心,连十几年前的账都帮我对清楚了!”张某特意选择“八一”建军节当天向法院致谢。这起案件的顺利化解,正是建安区人民法院践行“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建安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如我在诉”的司法情怀办好每一起民生“小案”。
一面锦旗,承载群众认可;一声感谢,彰显司法担当。在这起涉军维权案件中,建安区人民法院既用专业厘清了经济纠纷,更用温情弥合了社会信任,让退役军人在司法保障中真切感受到光荣永不“退伍”,正义永不“缺席”。
网站首页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河南要闻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