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酒脉里的文明长歌
作者 赵克红
踏入仁怀,仿佛一头扎进被岁月窖藏的酱香梦境。蜿蜒的青石板路,如老酒绵长的回甘,赤水河谷裹挟着晒场高粱的甜香、酒曲发酵的微醺、陈年老窖的醇厚,浸染着千年的韵味。街边蒸腾的热气里,氤氲着令人垂涎的美食香气,将这座酒乡的烟火气晕染得愈发鲜活。
漫步在奔涌的赤水河畔,紫红色岩壁如同被岁月烙下的酿酒图腾。当地人指着赤水河粼粼的波光笑谈,端午涨水时朱砂般的赤河是仙女的胭脂,重阳下沙时金光闪耀的河面是天赐的金箔。这些浪漫传说背后,蕴藏着仁怀人对自然的敬畏与默契。此行恰逢端午节,当端午祭水大典的鼓角声响起,我站在人群中,看着身着靛蓝扎染长袍的老者手持桃木酒勺,将新酿酱酒缓缓倾入河中,听着众人齐声高呼 “风调雨顺,酒香绵长”,人们撒下的花瓣在赤色河面上漂成绚丽的锦带。仪式结束后,街边支起的临时摊档飘来阵阵香味——刚出锅的 “红军锅盔”金黄酥脆,这种形似盾牌的面食,据说当年红军路过时,百姓们为方便战士携带干粮所制,麦香混着芝麻香气,咬一口满是岁月的温度。
重阳“下沙开窖”的盛景同样让人震撼。上百个陶缸在酒坊前整齐排列,酿酒师傅们额头系着红绸带,随着鼓点将红缨子高粱与酒曲倒入窖池。苍凉雄浑的《制曲歌》冲天而起:“一捧粮,一瓢曲,窖中藏得日月长——”热气裹挟着发酵的醇香扑面而来,围观百姓的叫好声与即兴顺口溜在河谷回荡。仪式后的庆功宴上,必有一道“酱香肘子”压轴登场,肘子在秘制的酱香卤汁中慢炖数小时,色泽红亮,入口即化,浓郁的酱香渗入每一丝肉纤维,搭配当地特有的折耳根凉拌小菜,清爽解腻。
漫步仁怀街巷,鲜活的民俗如同窖藏的老酒般醇厚。老茶馆里,我挨着当地的朋友们坐下,听他们操着带着酒韵的方言“摆龙门阵”。当其中一位猛地拍桌讲述盐帮马队驮酒的往事,邻桌的一位老汉即兴唱起《酒令调》:“一粒粮食一滴酒,滴滴都是汗水流”,苍凉的曲调让茶碗与酒碗碰出清脆声响。茶馆旁的小店正现做“骟鸡点豆腐”,滚烫的豆浆遇上鲜嫩的鸡肉,再撒上一把葱花与辣椒,鲜香扑鼻。据说这道菜源于旧时酒坊,工人们劳作后用简单食材烹制出的美味,却成了世代相传的经典。
当对酒颇有研究的王总,带我走进一家百年酒坊时,暮色正悄然漫上屋檐。琥珀色的酒液丝线般流入陶碗的瞬间,我望着酒泪顺着碗壁滑落,恍惚看见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摔碎的酒坛,酒香征服世界;又仿佛看见1935年红军战士用酱酒消毒的伤口,军民鱼水情在酒香中凝聚。而刻着“民国二十三年”的陶坛沉默伫立,却比任何史书都更懂王泽履、赖永初他们的匠心传奇。
夜幕降临,我站在赤水河桥上,两岸霓虹将河水染成流动的金带。河畔篝火晚会上,人们跳着豪迈的“酒舞”,酒令声与碰杯声在河面激起涟漪;街边小店飘出“合碗席”的香气,八大碗热气腾腾的菜肴摆满长桌,除了经典的坛子肉、糟辣鱼,还有“酒漕肉”令人惊艳——五花肉用酿酒剩下的酒漕腌制后蒸熟,酒香肉香融为一体,肥而不腻。食客们划拳行令,酣畅淋漓,每一道菜肴都像是这片土地写下的味觉诗篇。
这一刻,我终于读懂:仁怀的酒,从来不是简单的饮品。它是历史的注脚,是民俗的魂魄,更是融入生活每一处的烟火气息。当我举起酒杯,饮下的不仅是醇厚酱香,更是一部鲜活的、流淌在赤水河两岸的文明史诗,其中既有岁月沉淀的酒香,也有舌尖上永不褪色的酱香味道。仁怀的酒文化,压根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故事,而是流淌在每个人眼睛里、手掌心、心窝窝的传承。每次看着细长的酒线,就会想起赤水河的波光和用心做好酒的仁怀人。
赤水河日夜不停地奔流,酿酒人一代接着一代的坚守,赋予了仁怀绵延悠远的文明长歌。
赵克红: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副主席,郑州铁路局作协主席,香港文艺杂志社顾问。其作品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人民日报、法治日报-法制与新闻网、解放军报、文艺报等数百余家报刊网站及公众号发表,作品多次被收入各种选本,及多省、市语文考试试卷。著有诗集、散文集、中短篇小说集、评论集等十余部。获第八届全国铁路文学奖、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第四届中国长诗奖最佳成就奖、第三届奔流文学奖诗歌奖、中国诗歌春晚2020年度十佳诗人、第六届中国 《大河诗歌》双年度诗歌奖、2023年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奖等。
网站首页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河南要闻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