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李麦囤 化艳静)往年粮食当场就卖,秸秆就地还田,老百姓也乐得轻松自在。今年的秋雨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地里可真是下透了,机器下不了地,秸秆还不了田,即便是抢收到家的玉米也是潮乎乎的,看着场院里堆着的玉米还有无处可放的玉米苞衣老百姓的眉头皱成了疙瘩,许昌市禹州市郭连镇党委、政府立即统筹协调镇域内东夏庄村、张涧村粮食烘干设备以及寇寨村、孟坡村秸秆粉碎设备。力争群众不受、少受损失、秸秆能得到综合利用,禁烧问题不再是难题!
粮食烘干,让颗粒归仓不再看“老天颜色”
走进烘干车间,正全力帮农户处理湿粮:师傅们忙着把农户拉来的湿玉米铲进进料口,刚烘干的玉米从另一侧流出,带着淡淡的粮香,捧在手里干爽又饱满。烘干塔直插云霄,塔顶的排风扇发出“嗡嗡”的声响,像是在为秋收“加油助威”。郭连镇张涧村、东夏庄村3台大型烘干设备全天候运转,湿粮经过低温缓烘、精细除杂等标准化加工程序,日处理能力可达200吨,有效解决玉米在阴雨天气粮食堆积、霉变等问题。这种一体化生产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靠天晒粮”的难题,更通过标准化加工显著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生产从粗放式经营向现代化精细管理转变。“人停机不停,只要湿粮运过来,保证‘应烘尽烘’,绝不让一粒好粮因为潮湿糟蹋了!”郭连镇党委书记杨志刚对张涧村、东夏庄村支部书记要求到。
秸秆粉碎让“环境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宏福秸秆粉碎厂收秸秆苞衣啦,油菜秆、辣椒秆、玉米秆、大豆秆、枯树枝,40块钱一吨,现场过磅当场结算,地址就在南岗黄开路东......”寇寨村大喇叭循环播放着。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秸秆就地焚烧不仅污染环境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加剧土地板结。而经过科学处理就能变成饲料和燃料等,燃料化是秸秆的另一种离田途径。一般废弃物直接燃烧时,因为燃烧不充分,会产生黑烟,污染大气环境。而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将秸秆类农业固体废物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等工艺,制成块状、颗粒状的成型燃料,是可以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与传统燃料相比,这种生物质燃料颗粒便于运输,燃烧效率高,且燃烧时有害气体成分含量低,具有环保效益。寇寨村宏福秸秆粉碎厂占地面积6670平方米,2025年5月正式投产。截止目前已处理菜籽秆3000余吨,玉米秆及玉米苞衣、芝麻秆等1000余吨,现在正以每吨40元的价格大量收购各类秸秆、苞衣。不仅缓解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压力,还带动群众增加收入。也是解了燃眉之急。
今年,郭连镇力保实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秸秆禁烧目标。目前,全镇29个村(社区)的玉米秸秆正集中存放有序回收粉碎中,有效促进了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绿色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网站首页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河南要闻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