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科教文卫 >

茹占军||石莲记

来源:河南智库舆情网 作者:茹占军 时间:2025-10-15
导读: 退休后与石为友,以水玉为魂,历时三年完成“初荷”画卷,寄托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

      退休后,我渐与石结缘。壬辰年暮春时节,循鹳河觅石,忽逢一处小桥流水人家。但见寒松瘦竹,古意盎然。阶前错落数方鹳河奇石,石纹如写。显是藏石雅士之居。我不觉驻足凝望,竟忘移步。


      主人热情邀我进屋观石。室内陈设简朴,几案上错落摆放着几块黄蜡石,质地温润,色泽可人。然最引入注目的,是角落里一块巴掌大的青石,拿起细看,是块鹳河水玉,温润通透,光滑细腻,四周有黑色的石边向光滑的玉面卷起。我捧在手心,细细端详,不禁惊叹,这分明是一幅浑然天成的莲叶写意!其形神兼备处,纵是丹青妙手,也难摹其万一。我脑子里顿生一幅图画:方塘清浅处,一株新荷亭亭而立。翠裳半卷,如拂晨露;红房初裂,蒙面含羞。……主人见我目不转睛,笑道:“此石是三年前鹳河汎后所得。我甚爱之。两年前携往西峡石展,虽获赞誉,却无人识得其中意境,便一直搁置家中,阁下如真心喜爱,不妨出个实价,我闻言大喜,略作商议便欣然购得。


      归来后,我决意以这方水玉为魂,配以它石,造一幅立体的“初荷”笔墨。欲成佳作,一石一木皆需精妙,单是托起这七百五十克莲叶的荷茎,便教我辗转反侧。张大千画荷,一笔茎干,需三十年功力。而我这荷茎,即需有水墨的 风骨,更需暗含生命的坚韧与弹性。市井间虽不乏现成之物,我却执意追寻天地造化一一人工雕琢终难及造化神工。最终选定崖柏。至于含苞的荷蕾,伴立的湖石。亦需踏遍山水,方能觅得与这方水玉相契的灵物。


      搜集材料的旅程漫长而艰辛。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三载有余,“初荷”终告完成。它凝结着我的心血。我将它置于案头,并写了一篇短文“初荷”,分享在家庭成员的一个内部朋友圈里。

6592a246307741d18b1668de4ac957ce~tplv-obj.jpg

初荷图


       一天晚上,残月窥窗,荷香暗度。我正躺在床上读书,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接通电话,这熟悉又陌生的声音让我恍然忆起,那是我年轻时在河南北部某景区举行的一次活动中结识的一位女子。


       她博学多才,特别爱好文学和音乐,时年29岁。活动结束后,我们各自回到原单位,再没有联系。


      电话那头,她的声音温婉:“我读到你的《初荷》和那些照片。深受感动,便根据文章的意境谱写了一首《我是案上那株莲》,想唱给你听听,希望你能指点。”我惊喜地回应:“实在荣幸之至。”至于她是如何邂逅我的那篇《初荷》的,至今仍是个美丽的谜。


      我仿佛看见她还是年轻时的模样,身穿素衣,坐在洒着月光的树下弹琴轻唱:


      “我是案上那株莲,


      老家在美丽的鹤河岸边,


      为了幻成一片莲叶,


      曾在鹳河修炼一千年,


      但要成为一株莲花,


      还需要一个诗意的心灵把我成全。


      佛说,你就是那个能听懂高山流水的人,


      我就在梦里记住了你的容颜。


      那天,春山开满鲜花,


      晨雾笼着茅檐,


      你披着春衫涉水而来,


      看见你衣袖沾满晨雾,


      我多想为你守住这片晴天。


      当你掌心覆上我冰凉的额,


      我听見心跳震落了花瓣。


      看到你见我时惊喜的样子,


      激动的泪水像露珠悬。


      从此我不再漂泊,


     只守案头方寸清浅。


      我无欲无求,宁静致远,


      无论有多少风雨,还是繁华三千,


      我的心都不会改变,


      只愿静静地守在你的身边,


      风起时,为你把平安默念,


      亱深时,伴着你的呼吸入眠。


      歌声如絲如缕,缠绕着千年的执念。仿佛穿透了时空的薄纱。我沉醉其中,恍然间,竟见她自庭院幽深处款款而来。俏然伫立在那熟悉的月亮门前。


      月光清辉洒落,勾勒出她素衣如雪的轮廓。门内,是那条我经常踏过的石经,尽头淹没在小院的暗影里。门外,角落里一株红枫在亱色里燃烧,如霞似火。她斜倚着门框,姿态飘逸,似一株临风的清荷。她唱着唱着来到我的跟前,我分不清眼前是旧日相识的佳人,还是莲魂所化的花仙,只觉满腔柔情如春潮翻涌,难以自拟,忍不住上前相拥。猛然一惊,醒来,竟是一个梦。


      我泪湿衣襟,披衣而起,再看案上石莲,石莲静默,仿佛浸透了月华与梦境,那温润的光泽深处,竟凝着一滴剔透的泪珠。我用絲巾轻轻拂拭,指尖触到微凉的玉质,心中涌起无限怜惜与帐惘,喃喃道:“石莲哟!知否?知否?你早己开在我的心间。"


      不知是巧合,还是石魂应语,窗外,竟传来渺渺的吟唱,那声音似有还无,如絲如缕,仿佛穿透千年的烟雨,自天际飘落:


“那是我一千年前流的一滴泪,


藏在石髓幽微的地方,


当我来到你的梦中,


它便被月光凝成珍珠的模样;


当你用指尖轻轻触碰,


便会听到我的心在歌唱。

……

你我前世曾种下一段情缘,


怎奈命运总把红线错拈,


我在佛前长跪百年祈愿,


若轮回有岸,


我愿化为你案头永不凋谢的石莲。


为了重生涅槃,


我沉入河底的幽暗,


让水流雕刻我的容颜;


我曝露在滩头的烈日。


任风沙磨砺我的边缘。

……

当晨雾再次笼罩山颠,


当春鸟啼醒了杜鹃,


那个披着春衫的身影,


终会涉过岁月的河沿。


我屏住呼吸,


让灵魂在石髓深处轻颤,


将千年凝聚的光泽,


化作你眼中惊鸿一现,


这一刻,


便是佛前长跪所求的圆满。


      听到这里,酸楚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我长久凝视着石莲,千年修炼的执着,百年祈愿的虔诚,一场大梦的迷离,一滴清泪的酸楚……所有的执念与未尽的遗憾,此刻都沉淀在案头的方寸之间。


      窗外忽有童谣飘过:“石不言,玉不语,千年泪化鹳河雨……”


     晨光熹微,突然落下一阵细雨,带着一股石韵莲香。

注:本文于2025年7月10日在《石莲梦》基础上增删修改而成 。 


微信图片_20251015074548.jpg

      作者简介:茹占军,男,与共和国同龄。退休前系本县某国企负责人。现居于三门峡五里川镇五里川村乡间故里。闲居以来,兴趣虽广,然皆不甚精。偶得几方奇石把玩,非属珍品。平日浇竹莳花,于悠然光景中,伴四季花开,闲度岁月,静守流年。

责任编辑:郭跃铮 鲁慧 韩伟荣
上一篇:弦人 || 陶湾遇稚友
下一篇:没有了
科教文卫

网站首页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河南要闻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