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科教文卫 >

茹占军 || 萱草泪光

来源:河南智库舆情网 作者:茹占军 时间:2025-10-09
导读: 三年后的一个清晨,万籁俱寂,她如同燃尽最后一滴蜡的灯盏,极其轻微地,合上了双眼。庭院中那株紫藤花,在暗自哭泣。母亲那微弱的生命之火,终于融入了永恒的晨曦。母亲,是真的走了。

      十年了。十年光阴不算短,但母亲离去时的那缕轻烟,仿佛依然萦绕不散。那年我六十六岁,花甲之年痛失慈母的哀伤,至今仍如一枚细密的针,一下下刺在心上,泪水总是不知不觉便濡湿了眼角。山峦巍巍,不及母恩之高;瀚海深深,难量母爱之渊。


      闭上眼,母亲的身影便穿透岁月烟尘,清晰浮现:那是后半夜我醒来,仍见她在灯下纺花织布的身影——我身上那件粗布棉袄的经纬,便出自她彻夜的辛劳。那是她肩挑生产队分得的两筐沉甸红薯,在陡峭山坡上艰难挪步的背影。那是酷暑时节,密不透风的青纱帐里,她挥汗如雨锄草的身影。那更是日复一日,在昏暗灶房,她围着锅台弯腰添柴、操持一家饭食的剪影。父亲在外工作,家中千斤重担,全落在母亲单薄的肩上。田垄、灶台、生计,她以血肉之躯,独自撑起了我们兄妹三人的整片天空。


       待我们羽翼渐丰,她却早已被经年的风霜蚀透了筋骨。病痛如藤蔓缠绕,尤其在寒冬,看她捧着那双麻木红肿、关节僵硬变形的手指,形似冻伤的萝卜,每一次无意的触碰都牵扯着无声的剧痛,那画面,是刻入我骨髓的疼。


     壬辰年(2012年)初春,一场寻常的感冒竟成巨变。住院期间,中风猝然袭来,如雷霆击断青松。百般救治,终无力回天。母亲的生命之灯骤然黯淡,从此卧床,世界缩于方寸之间。


      侍奉之责,落在我肩。小妹远嫁,大妹居城,我离县城五十余公里,义不容辞。母亲全身瘫痪,大小便失禁。长夜漫漫,需更换尿垫两三次,冥冥中似有感应,我总能准时醒来,在寂静里为她悉心清理。


       这三年,兄妹轮换,我守候最久。一千多个日夜,守在母亲病榻前,竟成了我生命中最安宁、也最贴近她的时光。凝视着她沉睡或醒来的面容,心湖平静无波,唯余暖流暗涌。她是这世上,用生命最深切爱着我的人啊。她口不能言,可那双眼睛,盛满了千言万语:慈爱如昔,温柔流淌,却又分明掺杂着浓得化不开的不安——她心疼我的辛劳,忧虑成为拖累,更深藏着一丝古老的恐惧,“床前百日无孝子”的喟叹,仿佛在她眼底无声盘旋。有时,她竟倔强地不肯张口进食。我懂,那是她笨拙地想为我“减负”。于是,我便俯下身,将自己的脸颊,轻轻贴上她温热的、布满岁月沟壑的脸庞。瞬间,一丝微弱得几乎听不见的“咯咯”笑声,竟从她喉间溢出,像枯枝上惊起的一只小鸟……三年光阴,何其漫长,我却从未感到厌倦或疲惫,心中唯有沉甸甸的感激——感激上苍,赐我这床前尽孝的机会,让我得以笨拙地弥补,年少无知时,那些如冰锥般刺伤过她的言语与举动。然而,寸草之心,如何能报得三春之晖的万一?


      记忆中,那些被时光蒙尘的愧疚,此刻尖锐如新。放学归家,饭未熟时//1我脸上掠过的那丝不耐,竟让母亲如同犯了弥大错,连连急切地安抚:“大火烧!大火烧!”仿佛亏欠了我整个世界懵懂,何曾读懂她眼中那份小心翼翼的仓惶?


       家境艰难时,两块五毛钱的学费,是压弯母亲脊梁的山。为了凑齐,她独自去河对岸杨家岭的老坟地摘花椒,指望换钱。未料花椒被偷,母亲在寂寥的坟茔间,在孤零零的花椒树下,失声痛哭。那哭声穿透荒岭,也穿透了时光,至今仍在我耳边回荡。后来那学费如何艰难凑足,她从未细说,只余我无尽的想象与酸楚。


       生活最困难时期,生产队食堂分给每人一碗玉米糁子稀汤,那年我十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母亲怕我吃不饱,便默默地从她碗里再匀给我半碗。那时不懂事,竟不知母亲是如何熬过那段饥饿的漫漫长夜?


       母亲只我一个儿子,自幼视若珍宝,“吃个虱子也少不了我一条腿”。一次家中难得买肉,她听说我次日归家,特意为我藏起一块。谁知我第三天方到,肉已变质发绿。我竟不假思索,抓起那块凝聚着她多少期盼的肉,厌恶地扔进了垃圾堆!(其实我是心疼母亲糊涂,你自己为什么不吃呢,把它放坏可惜。)可是,我却不会说一句宽慰母亲的话,甚至未曾回头细看她的神情。只记得余光瞥见,她怔在那里,像个手足无措的孩子,眼中瞬间蓄满了泪光,嘴唇翕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多年后我才痛彻心扉:我扔掉的,哪里只是一块腐肉?那是母亲从牙缝里省下的珍馐,是她积攒了多少日夜、望眼欲穿的思念!“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在那个年代,一块肉的金贵,无异于剜却母亲心头之肉。


       三年后的一个清晨,万籁俱寂,她如同燃尽最后一滴蜡的灯盏,极其轻微地,合上了双眼。庭院中那株紫藤花,在暗自哭泣。母亲那微弱的生命之火,终于融入了永恒的晨曦。母亲,是真的走了。

       我多想给母亲说几句宽心的话,可是,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从前那些因无知而射向她的利箭,如今每一支都调转锋芒,深深扎回我自己心上。

       母亲啊,您这一生,实在太累太累了。是该歇歇了。您肩头卸下的,是沉甸甸的岁月风霜;您心中留下的,是无言却磅礴如海的深情。

       每当暮色四合,炊烟袅袅升起,灶膛里的火光跳跃明灭,恍惚间,我又看见您躬身于灶前的背影。它已化作我生命长夜里一盏永恒的灯火,光芒虽微,却足以照亮我此后的每一寸路。


微信图片_20251009131415.jpg

      作者简介:茹占军,男,与共和国同龄。退休前系本县某国企负责人。现居于三门峡五里川镇五里川村乡间故里。闲居以来,兴趣虽广,然皆不甚精。偶得几方奇石把玩,非属珍品。平日浇竹莳花,于悠然光景中,伴四季花开,闲度岁月,静守流年。

责任编辑:郭跃铮 鲁慧 韩伟荣
科教文卫

网站首页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河南要闻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