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会的创新与改革(以洛阳为例)
张文欣
一
传统的写作学会人员构成以高校教师为主,主要活动的内容也以写作教学和理论研究为主,而写作学会组织也多在省会城市成立,省辖城市成立的不多。洛阳是大家熟知的历史文化名城,但却是个省辖市。洛阳于2011年成立了写作学会,从人员构成到活动实践,洛阳写作学会走了一条与传统写作学会稍有不同的路。
在这里有必要向大家简要说明一下我们洛阳市写作学会成立的背景。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洛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汉语言文字的形成和中文写作的源头和发展,都与洛阳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妙诗文和传诵千古的经典佳作,都是在洛阳写作完成。所谓“汉魏文章半洛阳”,正是对这种繁华文事的形象概括。洛阳现当代的中文写作也出现了许多大家名家和影响广泛的作品,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大潮澎湃,洛阳的写作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学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创作成果丰硕喜人,各类体栽的优秀作品如百花争艳。与此同时,随着新闻媒体的蓬勃发展和网络的兴起,热爱和从事写作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已形成了遍布各个领域和行业的阵容强大的写作队伍。另外,由于我市高等院校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以高校为主的写作教学和写作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目前我们洛阳市从事写作的人数之多,各类作品的影响之大,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写作的繁荣,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应运而生的文化现象,是文化事业繁荣的一个标志或是缩影,也必然会给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下的写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许多新的问题。大家知道,文学早已失去了轰动效应,似乎被边缘化了,但另一方面,文学因素却又越来越多地介入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已不仅仅表现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里,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泛文学化的作品里。泛文学写作,跨文体写作、网络写作也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写作有了更为广阔的表达空间和更为自由灵活的写作方式。
与此同时,目前的写作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比如缺乏理性、淡化责任,漠视写作伦理和道德规范等消极现象。而在高校的写作教学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疏离脱节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就是不仅在大中学校校园,而且在社会上较为普遍的存在着对学习写作重视不够、兴趣不高的问题,但另一面却是很多单位和行业写作人才的严重匮乏。
所有这些现象,都需要我们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客观面对,用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新的理念去关注研究和解决。我们既需要对新形势下写作的新态势、新情况作出理论上的梳理和阐释,用核心价值观和新的写作理念提升我们写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提倡写作教学和理论研究走出深院,和社会结合,和实践结合。我们成立写作学会正是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实现写作人才资源的优化整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互补互动,从整体上提高我市的写作水平。
二
写作学会是个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社会团体,河南省的写作学会以高校为主,文学创作方面还有省作家协会下属的报告文学学会和散文学会等。
地市一级城市高校数量较少,从事写作教学和研究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从事文学写作的队伍,专业作者也不多,大多由各行各业的业余作者组成。他们的写作并没有严格的体裁限制,如果按照散文、报告文学、写作理论等等这些体裁去划分和组建专业团体,就会显得过于单薄。我们成立写作学会,正是从洛阳这样的省辖市的实际出发,整合这几方面的写作人才资源,既发挥各种门类、各种体裁的特点,也能够互相借鉴互相切磋互相启发互相配合,形成团队优势,更好地促成人才的成长和催生优秀作品,更好地为洛阳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贡献力量。
正是出于以上几方面的考量,经过长期的酝酿筹备,我们成立了独立法人社团——洛阳市写作学会,在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开始由市社科联作为业务主管部门,从2022年起改由市文联主管。
我市写作学会主要由从事文学创作和其他文体写作,写作教学和理论研究,媒体从业人员等几方面人员组成。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与会代表来自全市各个县区,各个行业,他们中有著名作家,教授、编辑,记者,机关干部,基层作协的负责人,也有许多业余作者。成立后的洛阳市写作学会,先后在市社科联和市文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并和省写作学会、省报告文学学会和散文学会衔接,接受他们的业务指导,并根据需要联合举办活动。河南省散文学会、报告文学学会,还有《散文选刊》的负责人认为我们洛阳市写作学会这个组织模式很好,对各地市有示范意义,并为我们学会的成立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
三
洛阳市写作学会成立以来,单独或和其他单位联合组织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文学文化活动,主要有:和汝州市作协联合举办汝州九峰山文学采风创作活动;洛阳翠云谷创作基地挂牌活动;洛阳龙门西山桃花笔会;《洛阳著名文艺家素描》座谈会;著名作家文学报告会;《风雨人生》和“生命写作精神”座谈会;洛阳河流文化考察采风活动;龙门杯学生作文大赛;研学和乡村振兴采风活动等数十次。
其中声势浩大的河流文化采风活动于2015年6月正式启动,在长达6个月的时间里,共有洛阳本地和沿途各地的作家、学者100余人次参与的采风团队,历经陕西的西安、商洛,河南的洛阳、三门峡、平顶山、汝州、南阳、巩义等8地市的20余个县市(区),行程累计近7000公里,实现了对洛河、伊河、涧河、瀍河、汝河、白河的实地探源,也完成了对包括黄河在内的7条河流洛阳境内全部地段和境外部分地段的9次集体考察采访,以及后来多次个人的单独采访。河南和洛阳的主要媒体都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参与编著《洛阳当代著名文艺家素描》和《洛阳楹联大观》,为洛阳文化建设填补了空白,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洛阳当代著名文艺家素描》一书出版后,举办了首发式和座谈会,著名作家艺术家阎连科、李老乡、李自强以及河南省文联原副主席、省作协原主席、著名作家田中禾先生,河南文艺出版社社长王幅明先生,洛阳市主要领导同志出席座谈会,会后还举办了文学写作报告会,洛阳市作者和部分高校教师参加,气氛热烈,盛况空前。
在河流文化采风考察的基础上,洛阳市写作学会组织编撰五卷本洛阳河流文化书系《河洛水韵》。《河洛水韵》的创作编撰历时三年多,并由河南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全书根据地理方位和体量大致均衡的原则,共分为黄河瀍河涧河、洛河、伊河、汝河白河和洛阳历代咏水诗辑注五卷,共收入散文128篇,历代古诗700多首和相关注释、图片400余幅,共计130余万字。
这套书系是对河洛流域7条主要河流第一次全面的文学书写,是对河洛地区与河流有关的历史文化的全面梳理和展示,可以说,《河洛水韵》是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项蕴含重要学术价值的河洛文化研究成果,同时也是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中国故事”“黄河故事”最早的践行成果。
《河洛水韵》出版后也举办了首发式和座谈会,省市新闻媒体作了报道,河南省作协发来贺信,称《河洛水韵》的出版是“贡献于文学,贡献于文化,贡献于历史”的重大成果。《洛阳当代著名文艺家素描》和《河洛水韵》先后荣获洛阳市“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
四
这篇文字不是正规的论文,也说不上是成熟的经验或成果,仅仅是向各位老师、各位专家介绍一下洛阳市写作学会的工作状况,仅仅是个个案。意在为写作学会在更大的范围和空间的拓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或是一种新的模式,新的试验。
本人是洛阳市写作学会的首任会长,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作协主席和《牡丹》杂志主编,由于长期在文联系统工作,具备一定的行政、人脉和个人影响力的优势,所以利于整合资源,利于学会的成立、初创,也利于初期开展工作,这也只是个例。洛阳市写作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后,洛阳理工学院的李焕有教授就任会长,此前他一直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这对学会工作的连续性很有利。此次换届,加强了高校教师的比例,使写作学会更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洛阳市写作学会成立的晚,和中国写作学会、省写作学会以及兄弟城市的同行也缺乏沟通和交流,这是我们的大缺陷,此次参会,主要是来学习请教的,是来找组织、找老师、学经验的,诚恳希望各位老师、专家对我们的工作多多批评、指导,也衷心欢迎各位老师方便的时候造访洛阳,参观讲学,指导工作!
说明:此文是作者于2023年11月赴长沙参加中国写作学会年会时提交的文章,受到学会秘书长武汉大学萧映教授等人的好评。也可藉此了解洛阳写作学会成立的背景、历程及特点。
网站首页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河南要闻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