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贴廓巷的青石板路,我来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简称“洛八办”)纪念馆朱红色的大门前。讲解员说,洛阳当时是西北大后方的门户,是阻挡日军南渡黄河的隐形屏障,这片宅院更是中国北方抗战前哨上一颗跳动的红色心脏。
一
1938年春,华北沦陷的阴影笼罩中原大地。作为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与河南省政府驻地,洛阳北枕邙山黄河,南望伏牛嵩岳,东凭虎牢关,西据崤山函谷,成为阻挡日军南下的重要屏障,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当时,正值第二次国共合作。面对危急形势,在洛阳设立一个公开的八路军办事机构,成为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招。在中共中央军委统战部工作的刘向三肩负起筹建洛八办的使命。毛泽东亲自同刘向三谈话,布置了到洛阳的主要任务:一是准备在日军渡过黄河后,在河南打游击;二是开展国民党上层的统战工作;三是为地方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方便。
洛八办东接郑洛公路,西连洛潼要道,南临洛河最大的南关渡口,既便于筹购军需,又利于隐蔽行动;后院与民宅相连的偏门,更是危难时的安全通道。这座青砖灰瓦的宅院,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革命者的智慧与担当。
二
洛八办后院有口老井,青石井栏被无数参观者的手磨得温润,俯身细看,仍能辨出“道光十一年”的凿痕。1938年冬,八路军进驻后,这口原属洛阳“四大家族”之一庄家的水井,成了军民共用的生命之源。讲解员说:“1942年撤离时,同志们把带不走的生活用品、徽章悄悄投进井里,像是给历史埋下一封待拆的信。”
1971年洛阳大旱,居民掏井时意外发现了这些珍贵的物件。在文物部门清理出的120余件文物中,59枚徽章尤为夺目——包括第十八集团军驻洛办事处证章、工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证章等,其中工合证章属于晋豫区办事处,因见证革命人才转送历史被重点陈列。洛八办现有馆藏一级文物12件(套),其中包括水井出土的10枚徽章。展柜前,我凝视着工合证章,当年洛八办正是借着这个半官方组织的名义,为过往人员办理通行手续,让红色火种在封锁线下悄然传递。水井无言,却用这些锈迹斑斑的信物,诉说着革命者撤离时的不舍、与坚信“终有重逢日”的笃定。
三
穿过刻着祥云纹饰的圆拱门,三进四合院的格局在眼前铺展。砖木结构的宅院透着清代民居的古朴庄重,门楣砖雕的牡丹开得正盛,山墙浮雕的松柏傲然挺立,就连窗扇木雕的花鸟都栩栩如生。
处长室里,两张旧木桌静静相对。刘向三、刘子久、袁晓轩三位洛八办处长曾在此辛勤工作。这里接待过刘少奇、朱德等我党领导人,与卫立煌等国民党上层沟通交流。卫立煌——这位后来第一个回归大陆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在抗战期间曾与洛八办积极合作。正是这样的统战智慧,让洛八办在复杂局势中坚守了三年多。
刘少奇住室内,北墙的单人木板床、窗下的双抽屉书桌、桌上的煤油灯,都保持着当年的模样。1939年1月,化名“胡服”的刘少奇身着军装,徒步走进这片宅院。讲解员指着书桌介绍:“据史料记载,刘少奇同志深夜撰写《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时,为抵御困意曾使用铁片串成的‘镇脑器’,寒冬腊月间冰冷的铁片贴在额头,困意便被革命信念驱散。”我望着那盏煤油灯,仿佛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与窗外的风声、远处的炮声交织,成了最动人的信仰独白。
四
轻轻推开电台室的木门,一台老式发报机引起了我的关注。这台机器是洛八办的“生命线”,从建立到撤离,电波从未中断。它将延安的指示传到洛阳,将前线的情报送回中央。墙上陈列的“皖南事变”前后的电文复印件,字里行间都是惊心动魄的较量。“1940年12月9日,洛八办致中央:卫言渝方有决裂决心,北移事已请缓一月。”“12月23日,中央复电:感谢卫之好意,提醒防意外。”这短短半个月的电波往来,是洛八办在危机中拼力斡旋的见证。虽未能阻止悲剧最终发生,但这份在夹缝中争取的缓冲,已是当时恶劣环境下作出的最大努力。
而输送进步青年的故事,更让我感受到洛八办的温度。彼时国统区青年渴望奔赴抗日根据地,却面临层层封锁与盘查。洛八办的同志们想出了“双轨护送”的办法:深夜里,交通员带着青年们避开哨卡,沿着隐蔽路线潜行;白日里,则为他们换穿军装,以“过往部队人员”名义办理通行手续,走向延安。据不完全统计,有2700余名青年通过洛八办的护送,奔赴抗日疆场,他们的青春,在信仰的指引下绽放出炽热的光芒。
五
走出纪念馆的那一刻,暮色染黄了青砖灰瓦。回望这座院落,水井的涟漪、电台的滴答、油灯的光晕、沉稳而又匆匆的脚步声,都化作抗战的回响,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荡。这里的每一块砖都记得,在民族危亡时刻,有一群在夹缝中坚守信仰的人;每一片瓦都知道,发生在青砖灰瓦间的故事——他们在民族危亡时刻所绽放的信仰之光,永远是照亮中华民族前行的精神火炬。
作者简介:赵克红,文学创作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十届全委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郑州铁路局作协主席,《香港文艺杂志社》顾问。其作品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法治日报-法制与新闻网》《河南智库舆情网》《文艺报》等百余家报刊、网站发表,作品入选百余种选本、选刊、年选及初中、高中、中考试题。著有诗集、散文集、中短篇小说集、评论集等十余部。获第八届全国铁路文学奖、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第四届中国长诗奖最佳成就奖、第三届奔流文学奖诗歌奖、中国诗歌春晚2020年度十佳诗人、第六届中国 《大河诗歌》双年度诗歌奖等。
网站首页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河南要闻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