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舆情焦点 >

年轻人争相买金,也别忘了“投资有风险”这句老话

来源:新京报评论 作者:admin 时间:2024-03-12
导读:
黄金永恒,但投资价值有波动,买金还需量力而行。

随着金价不断攀升,买金成了不少人的投资理财选择。图/新华社


 江城


近期,全球金价暴涨,不断刷新历史纪录,黄金投资又成了热门话题。


据报道,3月7日,国内基础金价也首破500元大关,全国最大的黄金交易市场深圳水贝报价508元/克。而几大国内黄金品牌公布的境内足金首饰价格则突破了655元/克,相比3月4日每克上涨了19元。


年轻人更是闻风而动,对黄金投资表达了强烈兴趣。有黄金批发店经理介绍,今年以来,购买黄金的人群中有7成为年轻人。如今,在金店、银行、电商平台都能看到频频下单的年轻人,买金已经成了年轻人中非常时髦的一项消费。


在网上,甚至出现了“买金特种兵”这一新群体——一些年轻人为了投资价值最大化,到处寻找更划算的黄金产品,并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秘笈”。


他们盯上了银行,在银行购买溢价较低的黄金,再去金店打造成饰品;他们开始攒金豆,一有点闲钱就买一颗小小的金豆产品,作为长期投资;甚至有年轻人赴港买金,为了更加优惠的价格而不惜千里奔袭……


实际上,年轻人买金并不是从今年开始的。据《2022年中国黄金首饰消费行业消费洞察报告》显示,从2016年到2021年,青年人购置黄金的比例已从16%增长至59%,成为各年龄群金饰消费潜力榜首。《2023珠宝饰品行业趋势白皮书》数据也显示,买金人群中,以18至34岁、一二线城市女性为主。


这或许也让人感慨,原来时尚终究是个圈,再潮再前卫的年轻人,终究还是接棒“大妈”,成为购金的主要群体。但换个角度想,这其实也是年轻人投资理财意识增长的表现。他们不再以“月光”为荣,相反开始以更加长远的眼光来规划人生。


这是一种“成熟”的标志,也再次展现了黄金这种传统贵金属及传统美学的跨时空魅力。但在这种热潮背后,却依然要提个醒——年轻人不要忘了“投资有风险”这句老话,也别盲信“买金省钱秘笈”。


从全球范围看,黄金之所以不是最主流的理财方式,其实是有原因的。黄金本身并不产生利息、股息或分红,其价值主要依赖于市场供需和投资者情绪,价格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正如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陈善昂所言,黄金具有特殊性,从长期看,黄金只能保值不能增值。


尤其是近期国际金价已经冲到高位,这难免刺激投机性需求,也为一种炒作后回跌埋下了可能。2013年,黄金就曾被有意做空,短时间内经历了数次暴跌。


而那些所谓的“买金省钱秘笈”,也很难说是完全靠谱的。市面上,黄金销售平台本身良莠不齐,产品质量方面也不够规范。而在看似性价比高的银行,很多都注明了银行只作为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及赠品的投资、兑付、质量和风险管理责任。所以,一味追求便宜,反倒有可能踩到坑里。


黄金要想实现理财功能,市场流通很重要,但现实是各家机构的回购政策并不一致。比如,大多数银行在金条打造成首饰以后就不再回收;有的银行则只回购从自家销售出去的金条,也有部分产品银行不提供回购服务。


这时候,消费者就只能另选回购渠道,也就有可能造成损失。尤其是很多黄金饰品,由于包含了加工费,在赎回时很难达到成本价,也难以和国际金价同步波动,这就给投资带来了不确定性。


至于赴港买金,其实也不完美。且不说佣金以及交通成本会摊平本身的价差,还要面对进出境关税问题。而一旦一次性购买数量过多又未进行报税,就有可能触发法律风险。


总之,在连连上涨的价格面前,黄金那璀璨的光芒确实更加诱人了,但年轻人还是应当保持理性。黄金永恒,但投资价值却有波动,买金还是应当量力而行,谨慎选择渠道,而不是盲目跟风从众。


撰稿 / 江城(媒体人)


舆情焦点

网站首页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河南要闻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