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故事:公交车上,小偷正在偷一位中年女子的钱包,一小孩子看到,急中生智对她喊,“妈妈,我爱你”。女子果然察觉到了,旁边的乘客也都夸他懂事。车停的时候,女子微笑的拉起他,“乖孩子,咱们回家吧。”他愣住了,“阿姨,我不认识你啊!”女子说,“你这孩子又不听话了。”周围的乘客因为最初的一幕也都信以为真。最后,孩子被卖到了偏远地区。讲故事的最后还煞有介事地做了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事别多说话!
故事未必是真的,导向也不符我们如今倡导的价值观,却让人看得冷汗涔涔。在我看来,这就是在讲孩子与陌生人相处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沐沐从小就喜欢和人打交道,喜欢和小朋友做朋友,愿意和对她微笑的陌生人说“嗨”!聊天的时候,健谈的沐沐还擅长互动,把自己的名字、年龄、父母的姓名以及身边发生的她认为有意思的事情讲出来。开始觉得小孩子不怕生能向陌生人问候是一件好事,很为沐沐这种友善的交流感到高兴。现实却愈发让人觉得担心。
小区比较新,很多人家都在装修,陌生面孔也多。一次乘电梯,上来一位装修工模样的人,见到沐沐就聊起来: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几岁啦?在哪里上学?住在哪里?……沐沐眼看要开启谈话模式,立马被我用别的话题打断了。
总是纠结该如何让孩子对人友善的同时又提高警觉保护自己安全的问题。
“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走”,在沐沐很小的时候就这样告诫她,并告诉她潜在的危险。再大一点,沐沐会问我:谁才是陌生人呢?你的同事是陌生人吗?我们的邻居是陌生人吗?知道名字的人还算陌生人吗?有时候很难对她界定何谓陌生,在她看来,只要聊过天见过面,便是“熟人”。后来只好直接告诉她哪一类人才不“陌生”,比如亲人、朋友、同学、同事、老师等等。
沐沐问:是不是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了呢?我又告诉她:和人打招呼是很有礼貌的行为,但是不应该什么话都说,可以只是说一声“你好”。如果对方继续问你更细节的问题,就要有所选择的回答或者回答他:我不告诉你。为了让她更确定该如何表达,我们还进行了角色扮演,我扮演一个陌生人,问沐沐各种问题,看她如何处理。
这样的告诫对沐沐来说是有效的,最近在外面玩耍遇到陌生人问她的名字和年龄,小朋友已经学会笑着说“我不告诉你”或者“我没有名字”了。我知道,对小孩子来说可能还没有办法平衡好友善与谨慎的尺度,而如果描述太多,又会让他们对陌生人心存恐惧,但是,对一个妈妈来说,安全才最重要。作者:寇建伟,资深媒体人
(责任编辑:石兰)
网站首页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河南要闻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