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舆情焦点 >

教女生“拿捏男人”?不过是把情感当生意

来源:中青评论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07
导读:

“婚姻”是踏板,男人是阶梯”“关系的本质是交换”“如何给人喂情绪价值大饼”……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日,短视频平台出现了不少打着“情感咨询”名号,通过直播连麦、授课短视频等形式教人在异性身上“搞钱”,利用恋爱、结婚、生子实现“阶级跨越”的内容。这些博主往往自诩“情感导师”,有的还会输出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理论体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讽刺的是,这些所谓的情感咨询视频中,其实最不讲的就是感情。一个非常典型的场景是,有连麦者在倾诉对一段关系的不舍和留恋时,直接被博主敲打道:“不要给我恋爱脑!”在某些博主的价值判断中,情感只是助力个人向上跃升的工具,耽溺于感情纠葛纯属浪费时间,而只有步步为营,每一步都直抵获取资源和财富的目标,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引导粉丝通过“吹牛”“包装”等方式实现破圈社交,教人如何去跟有钱的异性打交道,主张女性通过撒娇等方式“拿捏男人”、获取金钱……在这种扭曲的思维引导下,亲密关系被完全物化,成为赤裸裸的金钱算计。这种所谓的“清醒”人设,看上去潇洒无比、目标性极强,其实是非常可悲的。

通过算计异性、刻意制造“爱情泡泡”获取资源,而非凭借自己的能力独立闯出一片天地,从来都不是真正的独立,而是一种向外索取的依附状态。所谓“有钱就有人爱”,也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一种赤裸裸的交易。在这个过程中,真实情感作为亲密关系的基石完全被击碎了。类似通过宣扬不良恋爱观博取热度,并借此贩卖课程牟利的做法,只会让人离幸福越来越远,无疑应当被警惕。

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变味的“情感咨询”大火背后,有着极为真实的情感倾诉需求。现实中,不少人都会面对在亲密关系中产生迷茫、在不同选择间摇摆不定的情况。这些“情感导师”看中的,正是一些年轻人在感情挫败时心态脆弱、亟需引导的特点。他们试图用贴标签的方式,将每个人的问题生硬套入“搞钱公式”中,继而给出一个如何行动的“标准答案”,其实不过是想借此吸引流量、收割利益,也只会把人引向功利化歧途。

事实上,如何处理好亲密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前段时间热播的综艺节目《再见爱人》,就揭示了恋爱、婚姻的多个面向。比如,当夫妻双方的社会成就实现“互换”时,如何把握好彼此心态的平衡?当一方实现人格成长,另一方仍在原地踏步时,亲密关系如何继续?怎样明确婚姻关系中的行为边界,给予彼此独立空间?每个人的情感诉求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对亲密关系中的问题,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真正专业的情感咨询,应该引导人们冷静审视这段关系的样貌,在抽丝剥茧后发现症结所在,在情绪表象之外,听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继而做出自主选择、妥善解决问题。

而当人们有更多正规的心理倾诉渠道,处理亲密关系时的心态越来越成熟时,自然不会再轻易被各种宣扬不良恋爱观的内容“洗脑”。就此而言,不管是在大学课堂开设恋爱课,让人们开始大方谈论亲密关系,帮助学生塑造正向的恋爱观,还是鼓励专业的心理咨询力量创作优质内容,通过视频、专栏、讲座等形式探讨常见情感问题,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填补情感咨询的缺失。如此一来,那些看上去“人间清醒”,实则不过是在贩卖焦虑、物化亲密关系的声音,自然会慢慢失去市场。


撰文/任冠青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舆情焦点

网站首页 - 河南要闻 - 地市资讯 - 法制金融 - 科教文卫 - 乡村振兴 - 体育旅游 - 舆情焦点 - 智库访谈 - 关于我们 - 信息举报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xyqyjy@163.com 举报电话:0371-55550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3 河南智库舆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140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39号